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特使开始外交活动,为德法领导人未来访华打下基础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特使们已经开始了外交活动,为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北京打下基础。

一位知情人士,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上周在柏林为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11月首次以德国总理身份访华的细节,他将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

在外界猜测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11月单独访问中国领导人时,法中双方的外交官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了一系列会晤。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一在纽约举行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了法国外长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上周,王毅已经与马克龙的高级外交顾问埃马纽埃尔·伯内(Emmanuel Bonne)进行了交谈。


Kleinschmidt /MSC, CC BY 3.0 DE, via Wikimedia Commons

南华早报曾在7月报道,中方邀请了马克龙和肖尔茨,以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领导人。

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的执行编辑诺亚·巴金(Noah Barkin)首先在推特上报道了访问的相关消息,说每次会面的举办时间将相隔一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周三表示,这些新闻是“不实的”,并称:“目前,我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法国政府和德国政府都未证实这些会面,他们表示领导人的海外计划通常会提前一周公布。

如果访问成行,这将标志着西欧领导人在新冠疫情影响行程3年后,重返与中国的外交。马克龙和肖尔茨也将是在中国领导人预计在10月的党代会上获得第三个五年任期后,进行访问的首批领导人之一。

然而,在这三年中,中欧关系已明显恶化。

紧张关系因各种问题而爆发: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欧洲因新疆的人权状况而制裁中国官员;中国对立陶宛货物的非官方封锁;以及对台湾地区问题的担忧不断上升。

分析人士说,欧洲领导人因外交状态无法恢复到新冠疫情前而感到压力,当时他们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往往是为了确保双方的商业交易。

法国智库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安托万·邦达兹(Antoine Bondaz)说:“沟通形式很重要。在(马克龙)第一个任期内,他第一次前往印太地区是去中国,并宣布将每年都访问中国,这令许多人感到惊讶。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开始时,重要的是要传达更加平衡的信息,特别要强调印太战略。”

对于肖尔茨来说,压力甚至更大,因为德国开始公开讨论对中国态度的相关问题。

肖尔茨所在的联合政府已经卷入了混乱的争论中,因为中国航运巨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希望收购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口汉堡港35%的股份。

德国副总理暨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是一个初级联盟党绿党的联合领导人,他倾向于阻止这项收购。

汉堡市市长彼得·钦切尔(Peter Tschentscher)是肖尔茨的社会民主党成员,他告诉路透社,由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和荷兰鹿特丹港的竞争运营商已经吸引了中远的投资,争端将使汉堡港处于不利地位。

他说:“为了跟上国际竞争的步伐,如果这有商业意义,航运公司也必须有可能参与汉堡港的码头工作。”

汉堡港营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马特恩(Axel Mattern)说,争端损害了德国作为开放经济体的声誉。

他说:“我们生活在自由的社会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可以投资。如果有政治上的顾虑,认为只允许某些企业在欧盟进行有限的投资,那么必须在政治上决定这种做法,并在欧洲层面上实施。”

这场争论正值同样来自绿党的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制定新的中国战略之际,这项战略可能会打破过去的政策。

众多报道称,政府可能会扣留在中国经营的企业的投资担保和出口信贷。

今年早些时候,大众汽车公司被德国政府拒绝为其在新疆的合资企业提供此类担保,联合国称中国政府可能在新疆犯下了反人类罪,中国否认了这些指控。

法兰克福和平研究所(PRIF)的中国研究员帕斯卡·艾伯(Pascal Abb)说,德国外交政策正在经历“安全化”的过程。

艾伯说:“港口问题是安全化进程中最明显的部分,过去不被视为核心安全问题的问题被移到这个领域。你正在削减一些关系,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因为存在政治分歧。这些关系过去与政治分离,中国人称为‘双赢合作’。在我看来,对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破坏国家安全的担心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