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报道,中国正在加倍努力,试图通过减少大豆被转化为动物饲料的数量,加强国家粮食安全。
在本周的一份通知中,中国农业农村部将饲料谷物确定为粮食供应中最紧迫的问题,并敦促饲料产业向一些顶级生产商学习。这些生产商已经成功地减少了牲畜口粮中由大豆压榨而来的豆粕分量,豆粕是牲畜口粮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
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的大豆都用在本国消费中。去年,大豆进口开销超过5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由南美和美国的遥远供应商运来的小批量豆粕。最近几个月,这类成本进一步上升,因为在俄乌战争之后,食品通胀笼罩了整个世界。
猪肉是中国的主要肉食,其批发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约三分之二,部分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这起了中国政府的注意,并促使释放国家储备以冷却市场。
因此,即使是大豆消费方面的小规模转变,也将有助于控制进口成本和通货膨胀,但这也令依赖中国需求的海外农民群体担忧。
中国农业农村部周二表示,去年全国动物饲料中的大豆比例从2017年的17.8%下降到15.3%。这相当于累计节省了1100万吨豆粕,或1400万吨豆子。表现突出的企业包括农业巨头牧原食品,公司将大豆比例降至6.9%,以及新希望六和,它将大豆比例降至10.7%。
这些公司采用的技术包括在饲料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和通过发酵提高营养水平。
在南美国家阿根廷的货币贬值后,中国大幅增加了对阿根廷的大豆进口,当地大豆的销售量大幅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