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外交杂志:中美领导人线下会晤,不太可能阻止两国关系继续滑坡

中美领导人可能将在11月20国集团峰会期间线下会晤,亚洲国际战略研究所执行主任James Crabtree在《外交》杂志撰文,认为两国如果不在此之前改变看法和策略,就不太可能改变台湾局势紧张、两国关系持续滑坡的现状。他认为双方应重建信任和妥协,但前方阻碍重重。

The White Hous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拜登和中国领导人面临艰巨的任务。在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以及中国随后的军事反应之后,中美目前双边关系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二人现在看起来有可能在11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线下会面。如果他们真的将在短短三个月内坐在一起,他们各自的团队已经需要考虑如何修复损害了。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双方都需要清楚地分析台湾局势为何如此不稳定,而且他们需要认识到,如果没有顶层的干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自开始担任总统以来,拜登已与中国领导人通过电话或视频交谈过四次。尽管中美关系处于稳步下滑的轨道,但他们的通话实际上是有成效的。拜登经常谈到需要为新时期的超级大国竞争建立“护栏”。而中国领导人则有着颠覆亚洲现有地区秩序的长期目标。他还不断警告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中国外交部援引他在2022年7月最后一次通话中的话称,“玩火者必自焚”,指的是中国对台湾独立的担忧。然而,至少在短期内,中国领导人似乎也赞成与美国关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两位领导人此前表面上关系融洽,暗示了二人有可能阻止下滑的趋势,至少是暂时阻止。但由于两个原因,点燃这样的希望必须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第一个持怀疑态度的原因是,双方都从最近的危机中有所得。简单地说,中美都可能认为他们从佩洛西的访问中得到了合理的回报。这就没有什么动力去妥协,或避免在未来重蹈覆辙。

中国就有理由感到高兴。从根本上说,北京的目标是通过战争以外的措施逐步夺回台湾。但它担心在美国干预的怂恿下,台湾会逐渐走向正式独立,其认为美方这么做非常鲁莽。考虑到中国明确的红线,这么做可能会迫使中国打一场宁愿避免的战争——至少它现在是想避免战争的。部分出于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认为它需要对佩洛西的访问等举动表示极端不满。

不过,最近几周,中国已经实现了其他重要目标,包括首次直接向台湾上空发射弹道导弹,而不仅仅是在其海域上空。这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军种之间进行联合作战演习。实际上,这是一次针对未来封锁台湾的演习。其结果可能是台湾海峡两岸的军事现状发生永久性的变化,有利于北京方面。

Office of U.S. House Speak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至关重要的是,中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切,同时又让此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站在了自己一边。在这场危机爆发前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理性的国家不应该支持通过发射导弹来解决国际争端。

她说:“澳大利亚对中国大陆向台湾海岸线附近海域发射弹道导弹深感关切。这些演习是不相称的,是破坏稳定的。”然而,在私下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反而认为,美国而不是中国应为这场危机负主要责任,认为佩洛西的访问是一种不必要的挑衅。

美国至少似乎意识到,它可能会因为佩洛西的访问而输掉在亚洲的公关战。8月12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公开新闻发布会,实际上呼应了黄英贤的批评。

他表示:“中国的行为与和平稳定的目标有根本性的不一致,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明确:恐吓和胁迫台湾,破坏其抵抗力。”

即便如此,美国也有其他理由对最近发生的事件感到满意。大家都说,拜登不希望佩洛西出行。但当她无论如何都要访台的情况变得确定时,美国在中国的压力下没有退缩。在此过程中,美国重新确立了允许美国众议院议长访问台湾的政策,就像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在1997年所做的那样。

更普遍地说,最近几周发生的事件将有助于美国向其地区伙伴,如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强调认真规划应对台湾潜在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如果拜登和中国领导人要在11月会面时寻求某种稳定,克服这种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的看法,将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如果说有第二个障碍的话,那就更加复杂了。中国和美国都表示,他们支持台湾维持现状。但事实上,所有三方(中国大陆、美国和台湾)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破坏现状。

中国显然在试图改变在当地的事实。数十年来,其一直在进行军事建设,以建立一支能够在必要时以武力收复台湾的军事力量。中国大陆用灰色地带的军事策略和经济胁迫向台湾施压。其最近发表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也取消了此前向台湾做出的在统一后的地位保证,比如中国大陆不在台湾驻军。

台湾内部的政治发展方向也让维持现状变得摇摇欲坠。就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可能举行的会晤之后,台湾11月26日将举行大选,预计将为蔡英文的民进党带来胜利,而让赞成与中国保持更紧密关系的反对党国民党再次落败。

台湾公众似乎越来越愿意支持独立,在中国大陆最近的军事演习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民众支持独立。这类数据可能会在中国大陆引起极大的恐慌。

与此同时,拜登煞有苦心地强调,他不会改变美国“一个中国”的政策,尽管中国指责他是在“切香肠”(一种以结盟、威胁来分化、征服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拜登的团队在这一点上可能是真诚的。尽管如此,随着美国精英和国会的意见朝着对中国采取更强硬路线的方向(包括在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的基础确实正在改变,这一点已经足够清楚了。

更复杂的是,各种隐现的导火索可能会进一步破坏现状。更多高级别的美国访客可能会来到台北。甚至很容易想象,如果共和党在11月中期选举中如民调显示的那样,重新夺回众议院,另一位美国众议院议长将访问台湾。

美国也可能很快通过一项新的台湾政策法案,这是一项两党法案,将把台湾列入“主要非北约盟国”的行列,并增加对台军售。然后是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预备阶段,届时各种共和党候选人可能会在台湾问题上表明强硬立场。

两位领导人都不能显得软弱。11月中旬的20国集团会议将在拜登可能遭遇中期挫败后召开,他将寻找方法重建国内支持。而中国领导人这边,也不太可能从近几个月其团队的那种强硬语言中退缩。今年6月,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峰会上表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中国统一的步伐。想对抗,我们就战斗到底。”

Chensiyuan, edit by DXR,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信任和妥协,而这两样东西现在都是非常缺乏的。在台湾问题上的长期稳定,都要求两国领导人不仅要巩固摇摇欲坠的现状,而且要重建现状,这目前看来几乎不可能。

更为现实的是,两位领导人是否有政治意愿和权力,来指示各自阵营中更为强硬的声音缓和下来,以缓解紧张局势,至少是暂时缓解。如果他们做不到,更严重的冲突看起来将继续下去,佩洛西访台的危机只是一个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