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加拿大拥有全球一流的劳动力,已超美国成为国际人才最偏好国家

商业新闻杂志《商业设施》发表文章,介绍了加拿大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成就。这是由于加拿大优秀的教育系统,加上一系列由政府支持的举措,旨在留住并帮助人才发展,这些特点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来到加拿大。而大企业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进一步增加了在加拿大的投资。

Photo by Cris DiNoto on Unsplash 

随着企业在搬迁和扩张决策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现有的劳动力和人才质量,加拿大提供了一个广泛、多样化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60%的25-64岁的工人已经完成了中学后的教育(大专及以上),使加拿大的劳动力成为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世界各地的公司正在注意到加拿大重要的教育和劳动力资源。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2021年,加拿大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方面排名世界第五,仅次于美国、中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加拿大拥有3810万人口,横跨北美380万平方英里(990万平方公里),为一系列行业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在其10个省和3个地区,加拿大既有传统产业,也有增长型产业,推动企业在今天和未来获得成功。

加拿大的教育系统、留住和吸引人才的成功,以及支持劳动力和人才发展的计划,这三者的结合吸引了领先公司的注意。

加拿大的全球投资吸引和促进机构“投资加拿大”(Invest in Canada)的临时首席执行官凯蒂·库伦说:“加拿大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满足了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加拿大在留住其培养的人才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人才方面非常成功”。

而那些公司正在寻找的员工也将目光投向了加拿大。2021年,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中,24%的受访者(共有190个国家的20.9万人)将加拿大列为他们工作的首选国家,其次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各占20%。加拿大在2018年排名第三,这一结果是自2014年以来,美国首次在国际偏好中没有排名第一。

库伦说:“加拿大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非常强大,特别是科技人才,包括北美和世界各地的人才。此外,加拿大是国际学生的首选国家。”

坚实的教育系统和STEM的领导者

如前所述,加拿大因其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而被世界认可,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5-64岁的工人中有60%拥有高等教育经历。加拿大的教育系统质量一直名列前茅;202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加拿大的教育列为第4名,这有助于加拿大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2021年最佳国家中总体排名第一。

而且,加拿大的学生也是世界上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由经合组织为近80个国家的15岁的人举办)显示,2018年加拿大在阅读方面排名第六,数学方面排名第十二,科学方面排名第八,与过去20年的PISA结果一致。

随着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渐长,甚至在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劳动力转移之前,加拿大也一直是各行业公司的主要投资目的地。(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在北美授予科技学位的大学城市中排名前十)。加拿大的教育系统培养了大量且不断增长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以及商业、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教育(BHASE)等各个层次的毕业生。

全国各地都有STEM人才中心,所有地区都擅长培养工程和生物科学毕业生。加拿大政府及其联邦合作伙伴提出了几个新的机会,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和加拿大人对STEM的参与,包括妇女和原住民社区等代表性不足的群体。

联邦倡议包括:

  • CanCode(加拿大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资助计划。
  • #ChooseScience数字运动,鼓励更多年轻女性考虑从事STEM事业。
  • 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有数个项目: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女性负责人,PromoScience(注:为希望参与科学学习的学生和教师提供补助),科学交流技能补助金,以及科学奥德赛(注:为庆祝加拿大在STEM方面成就的一系列活动)。
  • 各省都有额外的资助计划和宣传活动,以鼓励学生的STEM教育。

在科技人才方面,加拿大在多个地区都有很强的影响力。2022年世邦魏理仕科技人才评分报告强调,加拿大拥有约100万科技工作者,占当地总劳动力的6.5%。这些地区包括:多伦多(第3名,仅次于旧金山湾区和西雅图);温哥华(第8名);渥太华(第13名);蒙特利尔(第15名);滑铁卢地区(第24名);卡尔加里(第28名);埃德蒙顿(第35名)和魁北克市(第39名)。

加拿大是全球国际教育的领导者,在国际学生数量方面一直位居世界前十位。加拿大政府在2019年推出了名为“立足成功:加拿大国际教育战略(2019-2024)”,计划五年内提供1.48亿加元的支持,此后每年持续提供800万加元。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投资加拿大的库伦说:“加拿大在科技人才方面的积极趋势,是本国人才吸引和发展的一个良好迹象。它还表明,加拿大在解决未来职业的需求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因为它培养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而且工人们认为有理由留在这个国家。”

加拿大的人才:吸引全球,留在全国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加拿大的合格人才被认为是在当地投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人才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关键驱动力,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加拿大正在失去顶尖的人才,被美国的高薪所吸引(被称为“人才外流”(brain drain))。

数据来源:投资加拿大。

在与加拿大统计局在2018年合作开展的关于STEM流动性的实验项目中,投资加拿大收集了数据,以评估和说明加拿大整体的人才状况,并显示了STEM毕业生大多留在国内。研究结果强调了一个现实,即STEM领域的高等毕业生留在加拿大的比例远远高于人们的想象。

其中有几个发现:

  • STEM毕业生:在2018年和2019年之间,加拿大STEM学士学位毕业生的总数增长了4.1%。女性毕业生占所有STEM学士学位持有者的42%,比在所有学位类型中,女性STEM毕业生的36%的份额更集中。
  • 加拿大的STEM流动性:在2016年32811名STEM学士学位毕业生的样本中,数据显示加拿大在毕业后两年内,保留了这些毕业生中的近82%。
  • 全国保留率:对于STEM毕业生(所有专业),大多数省份的全国保留率为80%或以上。
  • 按专业划分的全国保留率:加拿大在保留工程、生物科学、物理和化学科学学士学位毕业生方面做得最好,所有这三个专业的全国保留率都超过80%。

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和滑铁卢地区等教育热点地区,比其他大多数大型北美中心城市增加了更多的科技工作,并保留了更多的科技专业人员。而且,对在加拿大工作的偏好,体现在它对其他国家所追求的工人的吸引力上,例如那些拥有高等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数字培训或专业知识的工人和30岁以下的工人。多伦多、温哥华和蒙特利尔等城市是外国工人首选的前25个城市之一。

专注于建立国内的人才管道,加拿大政府已经与省和地区政府建立了劳动力发展协议(WDAs)。这些协议每年提供7.22亿加元,以及从2017-2018年到2022-2023年的六年内提供9亿加元,用于制定和提供帮助加拿大人获得培训、发展技能和获得工作经验的计划和服务。这些协议还为各省和地区提供了灵活性,以应对加拿大人多样化的就业和技能培训需求。

对于关注加拿大的国际投资者来说,全球技能战略使公司能够通过快速和可预测的移民程序吸引顶尖的国际人才来加拿大。这项战略的特点是加快申请处理时间,工作许可豁免和加强客户服务,包括在两周内处理高技能人才的申请。在其前四年(2017-2021年),收到了6.4万多份申请,94%获得批准。

工业界以投资来回应

随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科技公司寻找他们的下一个搬迁或扩张地点,加拿大精通于支持传统和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电动汽车(EV)技术领域的工作岗位正以每年39%的速度增长,2030年将有18.4万人受雇于这个行业,比2020年增长26倍。

最近的投资新闻包括安大略省温莎市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大规模国内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的所在地,这要归功于汽车制造商斯特兰蒂斯和LG的能源解决方案(LGES)的合资企业。这座工厂投资41亿美元,将生产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单元和模块,以帮助满足斯特兰蒂斯公司的北美汽车生产要求。这个项目将在当地创造约2500个就业机会。2022年5月,斯特兰蒂斯接着宣布它将在安大略省投资28亿美元,在其温莎和布兰顿工厂创建一个垂直整合的电动车供应链。

Photo by: Decimal10,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甚至最近,就在2022年7月中旬,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材料技术公司优美科宣布在安大略省洛亚里斯特建造一个新的电动车电池材料制造厂,这座工厂位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之间。这项12亿美元的投资将见证北美第一个以工业规模生产阴极活性材料(注:决定电池正极成分差异的主要元素)及其前驱体材料(注:参与化学反应以产生另一种物质的材料)工厂的建立。工厂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预计每年将为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材料。

电动车技术行业的工作在大多数省份都增长最快,但其他几个行业也很突出。氢气技术的工作岗位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每年增长27%。而且,即使在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心地带,阿尔伯塔省的清洁能源工作也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164%,是加拿大所有省份中增加最多的,而萨斯喀彻温省也将看到清洁能源工作翻倍。2020年,清洁能源行业雇用了43.05万人。根据加拿大清洁能源部的数据,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近50%,达到63.92万人。

无论是传统的高科技还是突破性的清洁技术,加拿大及其高技能和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已经准备好迎接明天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