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4日,澳大利亚一项官方长期监测项目报告称,三分之二的大堡礁珊瑚覆盖面积达到36年来的最高水平,但大堡礁仍容易受到日益频繁的大规模白化的影响。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院(AIMS)在其年度报告中说,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大堡礁的中部和北部,珊瑚礁的恢复情况与南部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南部地区由于棘冠海星的爆发,珊瑚覆盖面积减少。
AIMS监测项目负责人Mike Emslie告诉路透社:“我们看到的是,大堡礁仍然是一个有复原力的系统。它仍然保持着从干扰中恢复的能力。”
他说:“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干扰事件的频率正在增加,尤其是大规模的珊瑚白化事件。“
报告发布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考虑是否将大堡礁列入“濒危”名单,此前该组织专家曾在3月份对大堡礁进行实地考察。世界遗产委员会(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原定于6月在俄罗斯召开会议,讨论大堡礁的命运,但会议被推迟了。
根据对珊瑚礁的长期调查,在珊瑚礁健康的一项关键衡量指标中,AIMS将30%以上的硬珊瑚覆盖率定义为高值。
在北部地区,平均硬珊瑚覆盖率从2017年的13%增至2022年的36%,而中部地区的硬珊瑚覆盖率从2019年的12%增至33%,这是研究所1985年开始监测这两个地区珊瑚礁以来的最高水平。
南部地区的硬珊瑚覆盖率通常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然而,到2022年,南部地区的硬珊瑚覆盖率从一年前的38%降至34%。
在七年内的第四次大规模白化和拉尼娜现象(通常会带来更凉爽的气温)期间的第一次白化之后,这种复苏势头出现。研究所表示,尽管范围广泛,但2020年和2022年的白化没有2016年和2017年的破坏性大。
从不利的方面来看,覆盖面积的增长是由鹿角珊瑚推动的,AIMS称鹿角珊瑚特别容易受到海浪破坏、热压力和刺冠海星的影响。
Emslie表示:“当谈到白化的影响以及它意味着什么时,我们真的处于未知的水域。但时至今日,那仍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