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中美关系岌岌可危的时刻,一位美国知名商界领袖将公开表示支持与中国接触,而不是与中国脱钩。

保险公司安达(Chubb)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将于周二发表演讲,他将在演讲中说:“我们必须重新致力于以利益为基础的方式,处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我深信,让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和中国企业竞争并茁壮成长,美国就会变得更强大。”
美国商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美国的最大游说者。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渐转向国家对经济的更大控制,许多美国公司放慢了在华扩张的速度,这种游说出现了分裂。
许多美国公司,尤其是对中国市场准入不足感到不满的小型制造商,对美国对华采取强硬态度表示欢迎。在中国政府放宽外资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准入之际,金融服务公司的参与度相对较高。这些领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中少数几个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
格林伯格曾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游说组织,代表200多家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
长期以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将格林伯格的父亲、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前首席执行官莫斯利·格林伯格(人称“汉克”)视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18年,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这项政策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老格林伯格是获得中国领导人颁发的“改革友谊勋章”的10名外国人之一。

在他计划好的演讲中,被中国高级官员称为“小格林伯格”的埃文·格林伯格承认,由于安达在中国的商业利益,他支持中美接触的论点“可能会招致批评”。
格林伯格周一在接受采访时说:“但我愿意说明这一点,因为我相信接触符合我们的利益,总的来说,我们已经并将继续受益于与中国的双向贸易和投资。”
安达正在增持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持股比例将超过50%。华泰保险是一家拥有1100万客户的中国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格林伯格说,交易完成后,华泰在安达营收中的占比将不到5%。
拜登政府在外交政策领域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但许多美国企业高管和贸易协会说,美国在贸易和经济政策方面对北京传递的信息不那么明确。
到目前为止,华盛顿基本上维持了特朗普政府对3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华尔街日报》周一报道称,美国的一项立法草案可能会进一步将一些战略产品的供应链从中国转向美国,并限制对中国的投资。
虽然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如何重新设置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缓解通胀,但它也在考虑是否对中国的工业补贴发起调查,可能会增加新的惩罚性措施。
初步迹象显示,美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人士希望防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和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周在新加坡会晤时,强调了保持开放渠道的必要性,同时也对对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拜登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一在卢森堡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进行了四个半小时的会晤。两位领导人讨论了乌克兰战争、台湾问题、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问题以及两国关系中的其他痛点。这位官员说,这是为了与北京方面保持沟通。
自从特朗普指责美国精英出卖工人以来,对华贸易一直是美国的一个政治危险话题。他先是作为总统候选人这么说,后来又成为了总统。拜登政府对美国工会的支持,以及为中产阶级制定贸易政策的承诺,使得任何向中国开放的政策在政治上都有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努力推动至少某种形式的经济脱钩。由于担心敏感数据可能被泄露给美国,北京方面实际上已经迫使共享出行公司滴滴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据企业高管和行业协会说,鉴于华盛顿的许多人认为中国对美国和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了威胁,美国安全机构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声音甚至批评,美国公司在中国做生意是在“承包美国的灭亡”。
格林伯格否认了这种批评。
“我们可以广泛地与中国进行贸易,同时保护和捍卫我们的利益,”格林伯格在采访中说。他指出,在美中之间大约6000亿美元的贸易中,“大多数并不在对国家安全敏感的领域。”
格林伯格还说,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合作,让中国为“我们认为不可接受的做法”负责,比如让中国企业获得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而言更有优势的市场准入。
在他计划的演讲中,格林伯格说:“我告诉中国官员,我认为他们过分夸大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他们国家的增长。”
中国全面收紧了对数据、数字服务和企业的限制,以及对控制疫情的严格措施,已导致一些美国企业撤出中国,包括微软公司的领英、亚马逊公司的Kindle和爱彼迎。
据荣鼎咨询分析师马克•威茨克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过去10年停滞不前,在2010年至2019年期间徘徊在130亿美元至160亿美元之间。2020年降至87亿美元,去年降至84亿美元。中国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给美国继续在中国投资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格林伯格将在华盛顿两大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活动上发表讲话。
其他一些高管也认为,应该就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展开更大的辩论。
前美国驻华大使、现任福特汽车公司政策副主席洪博培(Jon Huntsman Jr.)上周在盐湖城举行的一个以中国为重点的会议上说,政策制定者必须超越对中国采取咄咄逼人的立场,而是要与中国接触,并提出应对中国带来挑战的解决方案。
洪博培在犹他世界贸易中心举办的活动上说:“双方必须共存。”这个贸易组织在全球市场上为本土企业发声。
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和金融官员过去常常每年举行几次会议,讨论市场准入和其他问题。虽然一些美国官员和其他人逐渐将这些会议视为毫无意义的空谈,但它们也提供了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一些问题的常规渠道。
美国商业团体和游说者说,缺乏定期的接触增加了两国关系走向的不确定性。
一名游说者表示:“给我们清晰的表述,给我们确定的规则。这两个国家的环境都不利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