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业内幕网报道,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构成的威胁很小,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的政策令投资者对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市场望而却步。

咨询公司TS Lombard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表示,中国似乎也不愿承担人民币作为世界主导货币而带来的主要经济责任。
以美国为首的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的行动,以及阻止俄罗斯进入美国金融体系,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即其他国家可能会寻求摆脱美元。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意味着一些人认为人民币将成为下一个全球储备货币。
但布利茨说,中国对主要金融中心香港的管制引起的负面反应表明,投资者对与中国产生密切联系持谨慎态度。
他说:“如果每个人都喜欢中国,都想拥有人民币,都想进入中国金融体系,为什么他们都搬到新加坡?不仅是他们的行动,还有他们的钱。”
一些公司已经从香港搬到了新加坡。与此同时,香港、上海和深圳的金融市场今年大幅下跌,部分原因是中国严格的新冠动态清零政策,迫使城市和地区实施严格的封锁措施。
中国于2020年在香港引入了《国家安全法》,削弱了香港的自治权,让惩罚抗议者变得更容易。过去三年,香港恒生指数下跌了约30%。
布利茨说,中国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人民币作为世界主要货币所带来的经济责任,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不太可能将合约重新定价,将美元换成人民币。
他表示,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有助于保持世界经济增长,“而中国不会承担这一责任”。
他说,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公司很少,这意味着中国缺乏将人民币强加于全球经济的能力。
周一(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副财政部长沃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也为美元进行了辩护,他说:“我预计美元仍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深层次、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市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复杂、最重要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