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供应困难以及战争影响下,肥料价格飙升影响粮食收成,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据彭博社报道,化肥价格飙升令亚洲各地的稻农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这将威胁到这种主食的收成,如果价格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导致一场全面的粮食危机。

Photo by Sandy Ravaloniaina on Unsplash

从印度到越南和菲律宾,对提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的农作物养分的价格仅在过去一年就上涨了一倍或两倍。较低的化肥用量可能意味着较低的产量。国际水稻研究所预计,下一季的产量可能会下降10%,相当于损失3600万吨大米,这相当于养活5亿人的量。

该研究所的高级农业经济学家汉纳特·班达里说,这仅仅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他还表示,如果乌克兰的战争继续下去,影响可能会严重得多。

全球化肥价格一直在上涨,原因是供应困难、生产困难,以及最近的战争,战争中断了世界与俄罗斯的贸易,俄罗斯是所有作物养分的主要供应国。如果农民继续减产、农作物产量下降,肥料成本的飙升可能会加剧食品价格上涨。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全球供应链可能会受到重大打击,因为几乎每一盘食物都是在肥料的帮助下才被送上餐桌的。

稻农的生产是尤其脆弱的。由于战争危及世界主要粮仓之一,小麦和玉米的价格飙升,而大米的价格则因充足的产量和现有的库存而受到抑制。这意味着水稻种植者在应对成本价格上涨的同时,还不能从他们的粮食销售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阮平丰是越南坚江省一家化肥和农药商店的老板,他说,过去一年里,一袋50公斤的尿素(一种氮肥)的价格上涨了三倍。他说,由于化肥价格飙升,一些农民已将化肥用量削减了10%至20%,导致产量下降。

他说:“当农民减少化肥使用时,他们已经接受了利润减少的事实。”

世界上大部分大米都是在亚洲收获的,亚洲各国政府希望避免出现成本上涨的问题。考虑到大米作为数亿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主食的重要性,控制价格对政治家来说很重要。许多国家提供化肥补贴以增加改良谷类作物品种的产量。

化肥价格上涨增加了他们的财政负担。严重依赖进口化肥的印度将投入约200亿美元保护农民免受化肥价格上涨的影响,高于2月份预算的约140亿美元。这个南亚国家是世界第二大大米生产国,出口到沙特阿拉伯、伊朗、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等国。

57岁的索马谢卡尔·拉奥是印度南部泰伦加纳的一名农民,他在一块25英亩的土地上种植水稻。他预计,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化肥供应,冬季播种作物的产量将下降5-10%。而在植物生长高峰期施用肥料是最有效的。

紧缩也不全是坏事,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在这个地区很普遍。国际水稻研究所表示,价格飙升正激励农民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该研究所正与种植者合作,以实现最佳效果。解决办法包括结合使用化学和有机投入,在保持产量的同时改善土壤健康。

尽管如此,这些措施的实施仍需要时间。随着乌克兰战争继续破坏世界各地的经济,农民和水稻研究所表示,最艰难的日子可能还没有到来。

班达里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它必须在某个环节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