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亚洲报道,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仍是不断收紧的制裁网中一个明显的漏洞,因为不仅是中国,现在包括韩国在内的一些本来支持制裁的国家都开始购买更多的俄罗斯能源,这为俄罗斯的战争提供了资金。

中国政府周二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总额(以美元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26%。不过因为新冠病例的出现促使全国范围的封锁启动,阻碍了经济活动,中国的总体进口下降了0.1%。
西方主导对俄罗斯施加制裁,而中国一直是最明确的拒绝者之一。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中国并不热衷于增加对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能源的依赖。
但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从俄罗斯购买更多东西的国家和地区。上个月,韩国从俄罗斯的进口增长了44%,台湾地区的进口增长了9%。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一直支持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且表示会配合西方国家。
这些增长凸显了制裁制度的一个主要弱点。随着各国能源采购的多样化,它们对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依赖也在增加。
由于西方石油巨头不愿购买俄罗斯原油,俄罗斯以低价向亚洲买家出售了更多原油,以防止库存剩余过多。中国石化总裁喻宝才上个月表示,中国国有能源公司将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并表示会遵守未来的商业原则和国际贸易法规。
乌克兰入侵后,国际石油市场出现反弹,石油价格飙升,俄罗斯的低价售出可能促使更多国家抓住机会,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原油。
许多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中,能源一直被排除在外。美国冻结了俄罗斯最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所有与美国金融体系有关的资产,并禁止美国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开展业务,但能源相关交易除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是俄罗斯一家主要的能源贷款机构,其他国家已使其免受制裁。
资源出口使外汇不断流入俄罗斯。国际金融研究所估计,如果不实施能源禁运,俄罗斯今年的经常项目盈余将超过2500亿美元。
大量外汇流入支撑了卢布汇率。上月,卢布汇率曾跌破1美元兑150卢布的纪录低点,之后又反弹至入侵前的水平,目前在1美元兑80卢布附近徘徊。这可能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稳步上升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上月末的一项独立民调中,普京的支持率超过了80%。
在参与制裁的经济体和未参与制裁的经济体之间,对俄罗斯出口的差距似乎更大。韩国报告上个月对俄罗斯出口下降了56%。越南和台湾的对俄出口分别下降了84%和55%。
与此同时,避开制裁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让俄罗斯得以继续进入全球供应链。
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仅下降了8%,这可能是由于西方的金融制裁使支付更加困难,这是自3月份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但降幅远小于其他国家。同样对制裁持怀疑态度的巴西,将对俄罗斯的出口提高了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