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6名知情人士对路透社表示,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际,中国国有炼油企业正在遵守俄罗斯现有的石油合同,但在大幅折扣的情况下,它们仍避免签订新的合同,以响应中国政府的警告。

这些知情人士说,亚洲最大的炼油商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和中化集团在5月份的俄罗斯新货交易中一直坚持观望态度。
两名知情人士说,中国国有企业不希望向俄罗斯购买更多的石油以表示公开支持,上个月美国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欧盟也对俄罗斯最大的出口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实施制裁。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国有企业很谨慎,因为它们的行动可能被视为代表中国政府,它们都不希望被视为俄罗斯石油的买家。”
中石化和中石油拒绝置评。中海油和中化集团均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密切,就在不久前的2月,两国还宣布建立“无限制”的伙伴关系,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也拒绝称其为入侵。
中国已多次批评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尽管一位高级外交官上周六表示,中国并不是故意回避对俄罗斯的制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每日160万桶,其中一半是根据政府间合同通过管道供应的。
消息人士预计,中国国有企业将履行其长期和现有的俄罗斯石油合同,但避免新的现货交易。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减少,可能促使中国大型国有炼油企业转向其他来源,加剧全球供应担忧。在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全球供应担忧曾在3月初将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推高至每桶近140美元的14年高点。
此后,在美国及其盟国宣布计划释放战略储备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110美元以下。
在乌克兰危机之前,俄罗斯为中国提供了15%的石油进口,其中一半通过东西伯利亚和阿塔苏-阿拉山口管道运输,其余的通过黑海、波罗的海和远东港口的油轮供应。
中石化的贸易子公司、俄罗斯主要石油买家联合石化最近几周在定期内部会议上警告其全球团队,需要注意与俄罗斯石油打交道的风险。
一名听取了会议简报的消息人士表示:“信息和基调都很明确——风险控制和合规优先于利润。”
“尽管俄罗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现在难以获得运输保险和支付时遇到的障碍。”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联合石化要求他的炼油厂寻找替代品以维持正常运营,联合石化拥有一家定期加工俄罗斯原油的炼油厂。
该消息人士称:“除了3月抵达和预计4月抵达的石油外,这个工厂未来将不再进口俄罗斯石油。”
贸易商和航运数据显示,今年3月,联合石化从俄罗斯波罗的海港口装载了50万吨乌拉尔天然气,这是数月来的最高数量,由Surgutneftegaz现货供应,按照联合石化赢得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出口招标,在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装载。
据了解交易的两名交易员称,联合石化最新的乌拉尔地区交易将包括两批4月份装运的货物,总计20万吨,来自俄罗斯生产商Surgutneftegaz。
相比之下,据路透社计算,自2月24日以来,印度迄今已向俄罗斯订购了至少1400万桶(约200万吨)石油,而印度2021年全年从俄罗斯订购的石油仅仅是1600万桶。
消息人士称,其他国有买家——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已计划在5月份装载俄罗斯ESPO混合油。
另一位消息人士称,关于早些时候达成的交易,中石化也面临着支付问题,因国有银行厌恶风险,并致力于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相关交易的融资。
对制裁的担忧,促使一些被称为“茶壶”的独立炼油商低调行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中,约三分之一是“茶壶“进口的。
一位普通的ESPO交易商表示:“ESPO交易非常缓慢和隐秘。一些交易已经完成,但细节尚未公布。没有人希望被看到在公开场合购买俄罗斯石油。”
为了保持石油流动,这些灵活的炼油商正在部署其他支付机制,如现金转账、货到付款以及使用人民币。
俄罗斯供应商——俄罗斯石油公司、Surgutneftegaz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及瑞士贸易商Paramount Energy代表的独立生产商——预计将在5月从科兹米诺港发运创纪录的330万吨ESPO混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