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 Miller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乌克兰战争给众多国外汽车制造商带来了新的难题,这种困境在大众汽车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这家汽车制造商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业务的外国制造商,特别依赖中国市场,由奥拉夫·肖尔茨领导的德国新政府正在改变对中国的立场,大众汽车很担心地缘政治问题会蔓延到商业领域。不仅如此,这家老牌制造商正面临着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中国本土品牌竞争。

在普京下令入侵乌克兰后仅一周后,大众、宝马和奔驰就暂停了在俄罗斯的生产和销售。德国汽车制造三巨头通常避免评论国际政治,但他们都措辞谨慎地对战争提出了批评。
他们做出这个决定并没有经历多大的痛苦。这三家汽车制造商去年在俄罗斯共售出不到30万辆汽车,跟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交付的1300万辆汽车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在大型汽车制造商的会议室里,他们却犹豫了很长时间。其中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的顾问说,退出俄罗斯是一回事,但如果在类似的情况下,面临着退出中国的压力怎么办?
这位人士说:“那就要命了。”
这种预测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身上体现得最为真切。它在欧洲雇用了大约50万名员工,并在柏林以西125英里的沃尔夫斯堡经营着欧洲大陆最大的汽车厂,但是在这个表象的背后,就收入和利润而言,大众汽车更像是中国公司而不是德国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是近四十年前第一个在中国建立业务的外国制造商,其年度净利润至少有一半来自于中国(具体数字没有披露)。2021年,每9.5秒就有一辆大众汽车,或由子公司奥迪、保时捷和斯柯达制造的汽车在中国售出。大众中国区负责人斯蒂芬·沃伦斯坦说,多年来,大众汽车在中国已被“视为德国商业的代名词”。
甚至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大众公司就担心德国新政府可能会危及一位前高管所说的大众的的“金矿”。
由奥拉夫·肖尔茨领导的新政府发出了外交政策转变的信号,可能会导致与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张。12月1日,在新联合政府成立之前,即将上任的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在接受一家德国报纸采访时明确表示,在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时,她将与她的前任有所不同。
贝尔伯克称中国政府是一个“专制政权”,并强调了大众汽车在新疆地区的强迫劳动行为,她说她相信“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外交政策(总是)对话和强硬的结合”,并补充说“为了避免尖锐的信息而选择沉默,并不是一种外交形式”。
中国驻柏林大使馆回应说,它更喜欢“筑桥者而不是筑墙者”,而据一位接触过这位外交官的德国知名高管说,中国大使“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周后,立陶宛承认了一个台湾领事馆,因此激怒了中国政府,德国汽车供应商大陆集团和海拉物流集团突然发现,在立陶宛工厂生产的产品在中国港口被扣留了。大众汽车最大投资者之一说道:“你看中国人对立陶宛的反应,德国的大公司都非常担心。”
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强调对话的立场发生转变,正值大众汽车影响力下降之际。尽管大众在销售传统汽车方面处于强势地位,但是在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大众一直很难获得动力。
如果入侵乌克兰引起对中国的强烈反弹,这可能使大众汽车更加脆弱,特别是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话。
社会民主党联合主席拉尔斯·克林贝尔周末告诉《明镜》:“我不希望我们在10年后在中国面临类似的情况,我们必须大幅减少对独裁国家的依赖。在我们的能源供应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的情况。对于中国,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采取行动。”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承认,大众在中国已不再拥有同样的影响力:“中国可能不那么需要大众汽车了,但大众汽车非常需要中国。”

通往“民主开放”的道路
大众是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之一,当时中国政府放松了对外部投资的规定。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卡尔·哈恩说,这个国家迅速成为大众汽车“全球(经济)扩张的发动机”。
由于自行车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且国内汽车工业每年只生产几千辆汽车,因此当时的中国向大众示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前大众汽车公司高管与德国政治家一起前往中国,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共进晚餐。
这位中国政治家告诉由高管和议员组成的代表团,财富将为自由化铺平道路。这位前大众汽车高管回忆说:李鹏说:‘我们需要经济上的稳定条件来允许更多的民主开放’,总理还说:‘你不能空着肚子投票。’”
然而,即使是在大众与国有企业签署了两个合资企业,一个是与中国东北的第一汽车厂,另一个是与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依然有很多人警告哈恩和他的继任者,中国人最终会利用他们从大众那里获得的专业知识来制造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汽车。
正如一位与大众汽车高级管理层关系密切的前雇员所说,中国对大众汽车的需要“时间有限”。
这段所谓有限的时间比大多数市场观察者预期的要长。十年来,大众桑塔纳一直是中国最畅销的汽车,之后捷达车型占据了第一。除了2005年和2015年的小幅下滑外,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数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到2018年全球汽车市场达到顶峰时,达到了创纪录的410万辆。
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业务支撑着大众汽车,并帮助大众支付了柴油排放丑闻的成本,这个金额远远超过300亿美元。大众对中国的依赖因新冠危机而加剧,当时经过2020年初几个月的封锁,中国经济迅速复苏,缓冲了大众汽车在美国和欧洲停产的打击。
但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一直在缓慢下降,2021年仅售出330万辆汽车,下降了14%,而中国市场整体增长4%。高端品牌保时捷和奥迪在中国的上层中产阶级中找到了新的粉丝,但核心的大众品牌却遭遇了超过40万辆的销量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旗舰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不如沃尔夫斯堡的经理们预期的那么好,他们承诺将花费520亿欧元用于该行业最大的电动汽车攻势。去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电动车系列仅售出7万辆,远远低于大众经常重复的8万至10万辆的目标。
大众在电动汽车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表明了支持电动汽车的态度。然而,它面临着来自五菱等本地竞争对手生产的廉价电动车以及竞争对手蔚来、小鹏汽车和特斯拉的高端车型的激烈竞争,特斯拉于2020年开始在中国生产。去年,大众汽车作为内燃机汽车的市场领导者,甚至没有进入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前十名。
高管们指出,芯片短缺已经遏制了整个行业的雄心。沃伦斯坦说:“尽管电池电动汽车在大众汽车生产线上得到了优先考虑,但我们依然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无法满足需求,”他补充说,由于供应瓶颈,大众在中国“总共损失了约2万辆”最新电动汽车市场。
然而,大众汽车的管理层承认,产品也存在问题,特别是车载软件,缺乏整合中国流行的社交媒体和消息应用程序(如微信)的能力。
汽车咨询公司ZoZoGo的迈克尔·邓恩说:“对于中国的电动汽车买家来说,关键不在于操控、制动、加速的问题,而是你的汽车的连接有多好,而在这方面,大众汽车是落后的。”他补充说,来自德国的经营方式,可能使大众汽车的中国业务处于不利地位。
大众中国区负责人沃伦斯坦表示,大众汽车正在快速适应,它在中国的新软件部门的主管主要是亚洲人。然而,即使是大众汽车强大的工人代表也看到了大众需要更多本地人才的现状,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坚信,大众高薪的德国专业人才是公司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关键。
工委会主任丹妮拉·卡瓦洛告诉《金融时报》:“我们过去的问题表明,如果从沃尔夫斯堡出发,我们并不能满足世界各地客户的需求。”这位监事会成员指出,大众汽车没有向中国买家提供卡拉OK等受欢迎的功能,并补充说,“要向在各地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当地发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首席执行官迪斯承认,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主导地位之后,大众汽车必须重塑在中国的业务。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我们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但我们是一个保守的品牌,因你父母驾驶的汽车而闻名,所以我们正在重塑自己。”
他补充说:“我们将继续留在中国,我们将投资,我们将留在那里。”

与独裁者打交道
在默克尔时代,德国支持这样的观点:与西方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将鼓励中国的政治变革。“Wandel durch Handel”,即通过贸易进行变革,是一个核心理念。
然而,政治风向正在改变。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情况已经变得更加复杂。现在,乌克兰的战争导致了与俄罗斯经济和商业关系的急剧割裂。
迪斯认为继续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他说:“我们都知道铁幕后的俄罗斯、封闭时期的中国,那不是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由于世界的开放,许多人摆脱了贫困。”
德国新政府刚成立时,大众汽车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新疆。自2013年以来,在中国政府的敦促下,大众汽车在西部投资,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一家工厂。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一直被指控在新疆侵犯人权,那里有超过100万维吾尔人被关押,并强迫他们从事奴隶劳动。
大众汽车公司自己也有在二战期间使用强迫劳动力的历史,但它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认为,在乌鲁木齐的工厂没有侵犯人权的迹象,工厂雇用了大约650人。沃伦斯坦坚持认为,在新疆的所有员工都与公司有直接合同:“这个工厂与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所有其他工厂适用同样的标准。”
但是,如果德国政府提出这个问题,“假设(中国)对我们给他们的东西表示感激是不现实的”,或者说认为大众不会受到任何外交影响,是不现实的。这位前大众高管说:“我想说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我们在那里做生意,我们赚了好多好多钱。”
乌克兰战争造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俄罗斯的入侵加剧了关于在威权政治制度国家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好处的讨论,并使人们注意到中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台湾的可能性。
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正如美国官员透露的俄罗斯所要求的那样),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抵制和要求退出中国市场。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托尔斯滕·本纳说:“应该让德国公司感到恐惧的是俄罗斯的故事,因为你可以看到,对独裁大国的投资,那些正在考虑利用军事力量来接管另一块领土的独裁大国,是多么的危险”。
他补充说:“在德国,推行更现实的中国政策的最大推动者是中国现任领导人,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多,他使得我们相信,默克尔越来越依赖中国,并欺骗自己说,中国正在开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周二,大众汽车公司表示,在长期战争的情况下,大众可能不得不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大生产后,迪斯表示,跨国公司脱离所有专制国家是不现实的:“如果我们将我们的业务只限制在民主国家,这些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7%至9%,而且这一比例正在缩小,那么对于一家汽车制造商来说,显然不会有任何可行的商业模式。”
大众公司的一些人希望这场战争实际上可能减少德国新政府对中国的关注。一位大众汽车董事会成员说:“他们现在非常关注乌克兰战争,自从上任以来,这个德国政府变化非常快,非常务实。”
虽然沃伦斯坦承认,你永远不知道“中国会对一位德国官员的批评意见做出怎样的反应”,但他说大众汽车在中国仍然得到“优惠待遇”。他说,在外国汽车制造商中,只有大众可以组建第三家合资企业安徽大众,并持有这个实体的多数股份,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大众汽车集团的特别信任”。

仍然是一个增长的市场
在政治紧张局势中,大众汽车坚持认为,它的中国业务正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大众汽车目前在中国每月销售1.5万辆电动汽车,有望超过今年至少销售14万辆电动汽车的内部目标。未来几个月的软件更新将为中国的大众汽车司机带来许多缺少的功能。
大众汽车已经在主要城市建立了125个展厅,这些展厅通常设置在购物中心,并希望在今年年中前总共拥有约200个展厅。
但汽车咨询公司ZoZoGo的邓恩表示,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几十年来在中国扩张的策略可能不再是可靠的策略,“不清楚大众汽车增加产能的计划是否会成功,这还是头一回。”
迪斯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笔财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增长市场、”他指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仍然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的两倍。“自动驾驶、联网汽车、电动汽车,它们将是主要市场。”
即使是在大众汽车与竞争对手争夺地位的时候,也有很多扩张的空间。每1000名中国人中大约有200人拥有汽车,而欧洲为650多人。大众汽车的高管们认为,为了这个机会,在中国冒险做生意是值得的。
迪斯告诉《金融时报》:“不在中国才会有问题,只要在中国,你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