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经历1.5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后,中国科技股的暴跌可能已接近尾声

据彭博社周三报道,中国科技股长达一年的下跌导致1.5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随着投资者的目光越过监管障碍,转而关注估值,这种情况可能终于要结束了。

Photo by Kotaro Maruyama on Unsplash

就在12个月前,香港恒生科技指数(Hang Seng Tech Index)一度上涨至自2020年7月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随着投资者因估值过高,和中国政府的打压而争相退出,这轮涨势开始瓦解。

有迹象表明,这场暴跌可能已接近尾声。该行业的收益预期已从去年9月份的底部上调了12%,而分析师的目标价格则暗示了强劲的回报。此外,恒生科技指数目前的估值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表现优于海外同行。

彭博社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的预期市盈率接近历史低点,比历史平均水平低21%。其他估值倍数,包括市销率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也在历史低位徘徊,暗示有买入机会。

自2022年初以来,该指数的表现一直好于规模较小的中国创业板指数(ChiNext Index)和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 100)。与美国股市出现背离的部分原因是,投资者在美联储即将收紧货币政策之前抛售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股。另一方面,中国创业板小盘股指数在去年达到两位数的涨幅后,正艰难应对投资者的热情降温。

中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公司的监管力度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一直在努力应对。但近几个月来,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信心一直在增强,恒生科技指数的总体预期盈利增长了12%,几乎是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增长速度的三倍。

捡便宜的人出现了。在追踪香港上市股票的最受欢迎的ETF中,有一半是反映在港上市科技股表现的ETF。彭博数据显示,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产业ETF和华夏恒生科技ETF今年已经吸引了近8.4亿美元的资金。

随着对视频应用巨头快手科技和外卖巨头美团的卖空兴趣逐渐消退,看空中国科技股的势力正在减弱。快手此前是香港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也是过去一年对该指数的最大拖累。做空快手的比例已降至4%左右,而2021年年中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