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将允许基因编辑农作物,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粮食安全

据路透社1月25日报道,中国公布了《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为加快作物改良步伐铺平了道路。目前中国正寻求加强粮食安全。

在一些科学家看来,基因编辑或改变植物的基因以改变或改善其性能,比基因改造风险更小。基因改造涉及转移外来基因的问题。

Photo by no one cares on Unsplash

中国农业农村部周一晚些时候发布了新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整顿中国种子行业的措施。中国种子行业被视为确保中国能够养活其人口的薄弱一环。

中国政府最近还通过了新的法规,为转基因作物的审批开辟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尽管中国多年来一直在考虑是否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来养活其人民和牲畜,但中国在为基因编辑作物制定明确和相对快速的程序方面确实领先于一些国家。

荷兰合作银行在12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中国政府在基因组编辑方面的大力投资,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出台一项相对开放的政策。”

报告还说,中国的研究机构已经发表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基因编辑作物的研究,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这项技术的精确度使得它比传统的育种或基因改造更快,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一些国家的监管也没有那么繁琐,比如美国,欧盟则仍在审查如何监管这项技术。

奥瑞金种业的董事长韩庚辰表示:“这真的为植物育种打开了大门,这是一个无限的机会,可以更精确、更有效地改进作物。”

试行指南规定,一旦基因编辑植物完成了试点试验,就可以申请生产证书,跳过审批转基因植物所需的冗长的田间试验。

韩庚辰表示,这意味着基因编辑植物可能只需一到两年的时间就能获得批准,而转基因植物则需要六年左右的时间。

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公司或机构准备申请批准编辑过的产品。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了富含维生素C的生菜种子和抗除草剂的水稻。

中国领导层曾在2020年底表示,中国需要利用科学和技术来紧急扭转种子行业,因为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在与产能过剩和创新不足作斗争。中国进口了很大一部分的蔬菜种子,并希望减少对海外育种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