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农历新年前面临4.5万亿的现金需求,预期央行再次降息

据彭博社报道,到期债务的堆积和季节性现金需求的激增,将在本月考验中国金融市场,给央行保障充足流动性的目标带来压力。

Photo by Yuwei Shaw on Unsplash

根据彭博社基于官方数据和分析师估计的计算,1月份的流动性需求总额可能达到人民币4.5万亿元(合70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更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即将到期以及在2022年春节期间支出的现金需求,是流动性的推动因素。

近期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让人松一口气,一些市场观察人士预计,央行可能会再次降息,以避免流动性紧缩。此前,政策制定者表示,中国经济正从去杠杆化转向支持增长。

信达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以税收和政策性贷款到期为例,表示:“在1月份,可能会对央行维持稳定流动性承诺构成威胁的因素很多。在12月杠杆率上升后,债券市场目前很脆弱,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将更加依赖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支持。”

对中国央行来说,进一步的放松政策将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此举可能缓解对融资成本上升的担忧,并防止流动性紧张,但它也可能助长中国政府希望避免的资产泡沫。

在2019年和2020年农历新年之前,中国央行都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以为市场注入现金。不过,中国去年没有提供额外资金,引发了对收紧政策立场的担忧,并导致短期融资成本飙升。

根据彭博社的计算,约1.2万亿元的可转让存单将于1月到期,另外还有5000亿元的中期政策性贷款和7000亿元的逆回购协议到期。可转让存单是短期银行债务的一种形式。逆回购协议就是证券持有者为与证券买主达成一笔证券交易,在签定的合约中规定卖主在卖出一笔证券后须在某个双方商定的时间以商定的价格再买回这笔证券,并以商定的利率付息。这对于买主来讲,就是逆回购协议。

澳新银行中国高级策略师表示,2月第一周,金融系统可能会因送礼和春节假期旅游而消耗掉人民币7000亿元,这更加剧了市场的压力。澳新银行估计,中国大约需要1万亿元人民币来履行税收义务,银行可能会购买1月份发行的地方和中央政府债券,净价值人民币3000亿元。

除此之外,根据彭博社的计算和分析师的估计,中国房地产公司将需要至少1890亿美元来支付到期在岸债券、信托产品和数百万农民工的工资。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债务危机已将其挡在了可以再融资的离岸一级市场之外,只能考虑二级市场或其他方法。

尽管多数分析师预计央行将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多数人认为央行不会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不会降低政策利率。Natwest集团经济学家表示,央行更有可能使用中短期工具来调整现金供应。

更多的宽松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政府债券。去年12月底,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一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当时中国央行在当月最后两周通过反向回购协议向金融系统净注资6500亿元人民币。

国盛证券利率策略师表示,中国央行可能会在第一季度下调政策利率,以帮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可能会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推低至2.6%。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部主管表示:“流动性需求将从1月中旬开始回升,但央行将采取审慎政策,确保现金供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