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ecca Feng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对海外上市公司的打击,去年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市值萎缩,一些公司在海外退市并重新回中国内地或香港上市,投资者也追随这些公司的脚步,促使去年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大幅增长。

中国大陆股市在2021年膨胀到了大约12.7万亿美元的估值,这表明国内股票基本上没有受到监管机构的冲击,而监管机构已经撼动了许多在国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市值的增长部分来自于价格的适度上涨,例如,截至12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了4.8%,部分来自于在沪深股市的新股上市热潮,这种增长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的地位。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去年中国在岸股票的总市值增长了约20%,相当于增加了近2.1万亿美元,这份数据涵盖了目前在中国两个主要交易所中所有的上市公司。
标普数据显示,这一增长与美国主要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市值23%的涨幅大体一致。
相比之下,在美国或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市值有所下降,标普数据显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蒸发了约7580亿美元,降幅达到了42%。
圣地亚哥Brandes投资公司的投资总监路易斯·刘说:“现在中国希望将重点转移到进一步提高先进技术和制造业方面的能力,A股市场上有一些公司正在这样做。”在岸股票也被称为A股。
他补充说,与此相反,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在互联网消费领域经营,而中国政府希望不再强调这一领域。
对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和课外辅导等行业的一系列管制,对离岸股票产生了特别大的不利影响。

一些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市值急剧下降,阿里巴巴的股票在一年内损失了近一半的价值,拼多多的股票下跌得更厉害。课外辅导公司好未来教育和新东方的市值分别比一年前减少约95%和89%。
Pictet资产管理公司驻伦敦的新兴股票管理负责人基兰·克勒说,全球投资者已经开始从那些受中国政策优先事项变化影响的行业中脱身,进入那些受益的行业。
她补充说:“相对于互联网消费领域,人们对可再生能源、金融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很大的兴趣。”
由在岸交易的新能源股票组成的中证指数去年跳涨了49%,而同等的工业互联网指数则上涨了23%。
中国三峡可再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6月在上海上市时筹集了36亿美元,这是投资者对中国绿色能源感兴趣的又一迹象。
外国投资者正在通过增加对A股的敞口帮助支持在岸市场,部分是通过与香港的交易联系,即 “沪港通”和“深港通”(Stock Connect)。
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ind)的数据显示,去年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流入上海和深圳股票的净资金总额为1.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520亿美元。这是自2014年该项目成立以来的最高年度数字。
从长远来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的价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但是投资者和银行家预计,其中部分价值将首先转移到香港,而不是直接转移到内地市场。
中国政府通过收紧海外上市规则和对最近在海外上市的几家公司进行数据安全调查,阻止了新的美国股票发行,例如滴滴出行,这家公司目前正在寻求从美国退市。
同时,美国监管机构已经开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倒计时,中国公司如果不能按时向美国监管机构交出审计工作文件,最终可能会被从美国市场退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要求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的中国公司披露更多关于这种公司结构的潜在风险。

包括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一些公司,在被列入投资黑名单后,已经被迫从美国市场退市。在某些情况下,这反而增加了中国国内市场的价值。
中国电信公司去年8月在香港现有的基础上又在上海上市,筹集了85亿美元,而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也完成了类似的IPO(首次公开募股)。
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大型公司已经在香港上市,这被称为“回港上市”(homecoming listings),如果它们最终被踢出美国市场,这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的混乱。
Brandes公司的路易斯·刘说,这两个国家现在都急于纠正“资本市场历史上的一个怪圈”。他说:“作为一个大国(如中国),会有如此巨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在外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并非寻常。而这些公司可能会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证监会规则实施的影响。”
随着中国个人投资者将更多的储蓄从银行存款和房产转移到金融市场,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预计A股市场将变得更大、更成熟,进一步强化对国内上市的偏好。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师乔纳森·加纳说:“全球和美国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们的作用将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