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亚洲富人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将资金通过私人银行和高端投资公司注入另类资产,以逃避低利率和动荡的股票市场。

所谓另类投资,是指投资于传统的股票、债券和现金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证券化资产、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等,其中证券化资产就包括了次级房贷为基础的债券以及这些债券的衍生金融产品。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部门今年来自亚洲的客户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汇丰控股超过一半的资金流入来自亚洲。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等公司都进行了关键的人事调动,以在这个富人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加强业务。
瑞士信贷私人股本部门联席主管阿洛伊斯•穆勒表示:“从历史上看,私人银行的客户中,对另类投资的需求大多来自于对私募股权非常熟悉的超高净值个人。这一趋势现在也延伸到了高净值人士和较为富裕的投资者身上。”穆勒移居香港,同时负责亚太地区的私人及另类投资市场。
尽管中国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打压和共同富裕的政策震动了亚洲市场,但中国的亿万富翁人数已超过其他任何地区,这使得中国成为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增长的中心。咨询公司莱坊的一份报告显示,亚洲个人净资产至少为3000万美元的客户数量增幅将是最大的。报告称,到2025年,亚太地区超高净值个人的比例将达到总人数的24%,高于10年前的17%。
摩根大通亚洲另类投资业务主管表示,客户对对冲基金的需求增长了几倍,对私人股本的兴趣也增长了近一倍,摩根大通今年从富有的亚洲客户那里筹集到的资金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这家私人银行还为其富有客户设立了专门的问题基金部门。
虽然定义各不相同,但超高净值个人的财富一般都在3000万美元以上,而高净值人士至少需要拥有100万美元。
私人投资通常回报较高,但流动性较差。瑞士信贷的穆勒表示,另类投资的年回报率通常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
即便如此,对冲基金也有自己的风险。对冲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11月,由于对奥密克戎病毒带来的新限制的担忧,股市大幅下跌,对冲基金创下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例如,由于中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抛售,总部位于香港、规模4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BFAM Partners正面临九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据了解BFAM Partners业绩的人士说,今年前11个月,基金的亏损超过10%。对房地产行业的打击已导致多家公司陷入困境,中国房地产大亨的财富蒸发了460亿美元。
私人银行家也在小心翼翼地规划客户的资金。摩根大通私人银行的另类资产团队今年会见了全球1000多名私人投资经理和多达500家对冲基金,最后只选择了其中的3%进行投资。
亚洲客户已经将资金从通常提供更高回报但波动更大的“定向”对冲基金转移到多策略、更多样化的对冲基金,这些基金的回报率约为8-12%。
富人对私募股权的需求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企业对中国的态度正在降温,纷纷撤出房地产市场。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科勒资本(Coller Capital)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国际基金中,三分之一的基金将在未来3年减少对中国房地产的敞口,并且没有一家计划增加敞口。科勒发现,包括收购、风险投资、基础设施和私人信贷在内,在中国增加或减少投资的比例相当。
穆勒称,过去几年,瑞士信贷从财富管理客户那里为其年度私募股权基金筹集了超过15亿美元资金,来自亚太地区的需求强劲且不断增长。瑞士信贷今年还与贝莱德(BlackRock Inc.)合作,推出了一只专注于健康和福祉的定制私募股权基金。
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正努力成为亚洲财富管理的领先者。汇丰银行今年早些时候表示,2020年,汇丰从全球富有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创纪录的23亿美元用于另类投资,其中亚洲占13.4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KKR & Co.等另类投资公司正日益关注超级富豪,将他们视为私人股本、房地产和信贷基金的未开发资本池。阿波罗本月从汇丰挖走了一位高管,出任阿波罗香港亚太区全球财富业务主管。
阿波罗首席客户及产品解决方案官斯蒂芬妮·德雷舍称,全球财富是关键的增长渠道,阿波罗预计个人投资者及其顾问将在未来五年内向公司战略投资500亿美元,公司正在建立业务以支持这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