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人民币对新兴市场同行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并可能在决定新兴市场明年表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彭博社的数据显示,在9月份,人民币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发展中国家指数的关联度上升至创纪录水平,之后在奥密克戎爆发期间小幅回落。尽管这种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巨大权重,但这样的联系也来自于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的关联度达到了至少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与印度卢比的关联度也触及了三年高点。
人民币不断上升的全球影响力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日益加深联系的又一迹象。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债券所吸引,作为美国国债的替代品,同时一些银行呼吁人民币加入美元、欧元和日圆的行列,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然而,由于中国的潜力被模糊的政策制定和监管打击所抵消,与人民币过于紧密的联系可能也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伦敦PGIM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玛格达莱娜·波兰说:“中国将成为新兴市场稳定和增长前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决策者稳定增长的意愿对拉美、亚洲和南非的前景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国家仍然相当依赖中国的出口产品。”
虽然可以从很多方面衡量相关性,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已经逐步提高了人民币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联系。法国兴业银行的数据显示,2000年,发展中国家平均只向中国出口了2.2%的产品,而现在这一比例已升至11.3%。
这家投资银行说,人民币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与墨西哥、智利和韩国等新兴市场同行的关系最为密切。自2018年美中贸易战以来,人民币与新兴市场的整体关联度进一步增强,法国兴业银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币与新兴市场的平均关联度上升至83%。
当然,如果人民币开始走软,这些紧密的联系也可能会给新兴市场货币带来压力。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可能原因似乎是由于潜在的政策分歧,中国央行预计将在2022年放松货币政策,而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央行则将开始收紧货币政策。
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上调借贷成本,人民币将面临一个特别的挑战。预计美联储此举将导致美元走强,并导致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不过,迄今为止,人民币对国内外货币政策的适应能力都相对较强。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表示,过去10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对新兴市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驻香港的亚洲投资策略主管亚历山大•沃尔夫表示:“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新兴市场出现了小周期,与中国的房地产和信贷周期基本一致,而中国房地产以及信贷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新兴市场前景的关键因素。”
人民币今年的相对弹性也在限制新兴市场的波动方面发挥了作用,而在过去的12个月里,新兴市场一直非常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