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阿里经济体”解体:阿里巴巴CEO张勇权力下放,为分拆上市铺路

据华尔街日报周五报道,知情人士说,阿里巴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正在将权力移交给公司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以便更灵活地应对日益增多的挑战,并可能为分拆开辟道路。

Perryfeng2626,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知情人士说,张勇正在将更多的责任下放给各个业务部门的总裁,从基于位置的服务到云计算,这些现在人都是“迷你CEO”。这一战略旨在加快决策速度,以便每个部门能够更好地抵御竞争,重振低迷的销售,并在中国政府对大型平台的监管之后重塑其整体形象。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持有33%股份的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已开始与阿里巴巴保持距离,因为在中国取消蚂蚁金服的首次公开募股后,其业务进行了重组,以符合相关规定。

在过去几个月里逐渐成形的管理层变动,逆转了近三年前开始的集中化努力。这一举措让阿里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紧密合作,形成了由前老板马云构想的所谓“阿里巴巴经济体”。

从长远来看,这些变化可能会为阿里巴巴分拆较小的子公司并为它们寻求单独上市铺平道路。知情人士表示,未来可能成熟的分拆部门包括菜鸟物流、盒马鲜生,以及海外电子商务平台Lazada和Trendyol。盒马是一家本地服务应用,由阿里巴巴的几款基于定位的服务应用组成。

这一变动反映出中国互联网巨头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它们受到了政府方面越来越多的审查。自去年10月蚂蚁金服筹备备受期待的上市以来,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缩水一半,蒸发了约4000亿美元。上周,阿里巴巴大幅下调了本财年的营收增长预期,原因是双十一销售增长乏力。

与中美许多迅速成长为综合性企业集团的大型科技公司一样,阿里巴巴通过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从购物、旅行到支付和物流等多方面的服务,扩大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新的管理模式尚未在阿里巴巴内部正式宣布。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建立一个反应敏捷的组织”已经成为公司内部流行的说法。

近三年前,阿里巴巴的不同部门与蚂蚁金服紧密结合,形成统一战线,应对竞争对手,包括腾讯控股支持的拼多多和美团。2019年春季该公司成立了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以张勇为首、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为其副手,共13人,希望在阿里巴巴庞大的商业帝国中加强协调。

公司高管也称其为“阿里巴巴经济体”,亿万富翁创始人马云在2017年担任阿里巴巴董事长时首次创造了这个词。他告诉投资者,阿里巴巴将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World Economic Forum from Cologny, Switzerland,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他在2017年6月的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表示:“我们希望能够为1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这就叫经济体。”他补充说,到2036年,阿里巴巴将为20亿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

据熟悉张勇的人士说,张勇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高管。他于2015年接替马云担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并于2019年担任阿里巴巴董事长。知情人士说,他过去每两周与不同部门的总裁和他们的直接报告者进行一次汇报会,签署大大小小的决定。他们说,最近几个月,张勇举行的此类会议要少得多。

在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这种集中化的结构也带来了问题。决策权集中在高层,灵活性降低,公司经常对各行业的快速变化反应迟钝。

知情人士表示,自从蚂蚁金服上市计划在去年11月流产以来,公司内部很少有人提到“阿里巴巴经济体”这个词,这个由13人组成的委员会实际上已经停止运作。他们表示,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两家公司的高层一致认为,未来蚂蚁金服将走出一条更加独立于阿里巴巴的道路。

在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架构下,蚂蚁金服的战略与阿里巴巴的联系更加紧密。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和生活应用支付宝帮助将流量转移到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其消费者贷款服务补充了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业务。支付宝在中国有超过10亿人使用。蚂蚁金服进军放贷领域的做法令中国监管机构不安,他们认为这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构成了风险。

目前,张勇仍直接负责电子商务业务。其他业务部门,如工业和社区电子商务、云计算和本地服务,都有各自的总裁。今年7月,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推出生活服务板块,其中包括导航应用高德、旅游门户网站飞猪和外卖应用饿了么等几项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

过去几年,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一直在多个领域对阿里紧追不舍。

阿里巴巴在网上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被京东和拼多多超越,后者凭借大幅折扣和社交功能迅速增长。饿了么一直在努力与美团竞争。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拥有先发优势,但它也面临着压力。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