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经济学人:2022年将见证中美体制的直接对决,北京希望自己的体制能羞辱美国

经济学人的驻北京分社社长David Rennie发表评论。他认为2022年将成为中美对立政治模式的一种对决,鉴于美国的政治预计将在2022年的中期选举后进一步分裂,这就给了中国宣传自己体制稳定性和优越性的绝佳机会。加美编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Photo by: Dong Fang,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一切按中国的计划进行,2022年将成为一场羞辱美国的对比研究。中国的领导人憎恨自由选举,但他们仍能读懂民意调查。他们看到头条新闻预测民主党将在11月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大败,即使最后没有造成彻底的僵局,也会使美国陷入政府分裂的不确定性中。如果这些民意调查被证明是准确的,中国的宣传机器将乐见这新的宣传机会,宣称由于一党执政,中国才享有秩序和繁荣,而美国式的民主只带来混乱、功能失调和衰退。

相比之下,北京的这一年将由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主导,在人民大会堂的大理石柱子、红地毯和炽热的吊灯中上演一场严格控制的权力展示。这次会议可能在秋季举行,将标志着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个十年。这也可能表明他打算继续在位多久:再干五年,或者再干十年,或者(在某种不太可能的情况下)他更愿意进入某种形式的半退休状态,从幕后进行统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领导人的未来计划可能只有在大会结束时才显现出来,届时他(或者可能是一位出乎意料的党魁继任者)将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按级别走上地毯式的讲台。

如果领导人想表明他将在五年后下台,他将需要有一到两位可信的继任者跟随他上台。目前,在经验、年龄和与他的密切关系方面,还没有明显的人选。他可能觉得自己必须继续执政,至少要到2032年的大会,那时他将79岁。如果到了11月,一排穿着深色西装的,不具威胁性的人跟着他上台,那么事件的版本就是这样:这些人要么是长期的忠臣,要么就是迅速崛起的门徒,他们要么太老,要么太年轻,缺乏经验,无法在2027年的党代会上接替他们现在的老板。

党代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现代,这些会议被用来在几代领导人之间进行有序的权力交接。由于按照惯例,这种高层调动需要提前五年发出信号,现任领导人在2017年的党代会上拒绝指定继任者,已经打破了近期的先例。拒绝指明继承人的做法挑战了自毛泽东去世后建立的共识,即任何一位领导人都不应该积累过多的权力或在任时间过长。

在对这些规范的进一步攻击中,现任领导人在2018年修改了宪法,取消了国家主席职位的任期限制,这是他担任的三个主要职位中的一个,与党的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两个更重要的职位并列,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在此之前受两届任期限制的职位。他的支持者说,只要他认为合适,就必须继续任职,来完成重要的改革。在今天的中国,他的批评者是沉默和恐惧的,他们认为这是削弱了防止一人统治机制的危险信号。

无论中国领导人选择哪条道路,下一次大会都可能类似于共产党的加冕仪式。中国的领导人越来越有理由对其政治制度的优势充满信心。直到最近,他们仍时常为自己的治理模式辩护。中国外交官在联合国或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协调,以调整国际规范或全球规则,使世界更容易接受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和专制。今天,中国的大使们开始发动攻势,准备宣传他们的模式,认为它比西方纷争不断的个人主义为更多人带来了更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北京的官员们也认为威胁无处不在。他们确信,美国及其盟友一心想要遏制中国。他们对来自外国的任何批评都感到不耐烦,并迅速辩称西方政府责备中国只是为了转移他们对自己失败的注意力。北京内的气氛是一种自信、自负和偏执的奇怪组合。这使中国领导人更加坚定。在描述当前的世界秩序时,他喜欢谈论“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在这样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认为高层的连续性才是最安全的路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鸿沟一直在扩大。它将在11月进一步扩大到令人震惊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