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开快餐店、卖口红周边……疫情下的海底捞,正千方百计设法“自救”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最大的火锅连锁店海底捞正在放慢新餐厅的扩张速度,并增加服务的多样性,以防疫情期间扩张过快,难以应对随后出现的消费者支出下滑。

N509FZ,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近年来,海底捞非常受欢迎,商家通过提供免费美甲、小吃和擦鞋服务来安抚排队的顾客。如今,海底捞正处于中国餐饮业疫情后清算的最前线。

由于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新店抢走了老店的生意,海底捞的翻台率和利润都在下降。

在书面答复路透社关于经营战略的问题时,海底捞说:“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开店,与以前相比,将适当放缓开店速度。”

中国餐饮业在8月份萎缩了4.5%,上月又恢复了3.1%的增长。分析师们说,在中国更广泛的零星经济复苏中,餐饮业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波动性。

天风证券在上个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今年,新一波的疫情反复发生,商业区的客流不稳定,影响了核心商业指标的恢复。”

海底捞最开始并没有被疫情吓倒,在2020年初还在进行扩张,自那时起,门店增加了一倍,目前已达到近1,600家。它通过抢占弱小企业留下的场地实现这一目标,而房东提供的大幅折扣也助力不少。

但这种扩张导致海底捞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4.8次/天,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0次/天,即平均每天三组顾客。

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火锅连锁店呷哺呷哺表示,在2021年上半年亏损5000万元后,计划关闭其1010家门店中的200家。

海底捞的股价已经从2月份86港元的历史高点跌至30港元左右。

华兴资本的分析师在8月的一份说明中写道:“公司需要在未来创造需求,这比满足需求更具挑战性。”

快餐、外卖、酒馆

为了扭转命运,海底捞开设了10多家专门经营面条和饺子等快餐的门店,不再只提供成立27年来仅有的四川特色——火锅。

然而,由于海底捞这类快餐店每位客人的平均消费为10至20元,相比起来火锅店为107.3元,这些子品牌对上半年收入的贡献仅为0.5%。

海底捞上月关闭了一家在郑州开业不到一年的土豆粉馆,没有公开说明原因。

海底捞还做了其他多样化的尝试,在北京的三家门店中开设了酒馆,并且正在推广外卖服务。

其外卖收入在疫情期间最初有所上升,但后来也慢慢回落,从2020年上半年的4.096亿元,即总收入的4.2%,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3.457亿元——总收入的1.7%。

“(吃)火锅具备很强的社交特色,所以人们不太可能点火锅到家里吃,”独立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说。

几个月前,海底捞在阿里巴巴的天猫商城上开了一家店,销售的商品包括以其汤底为灵感的口红,色号有“红颜椒”“夏日番”等。

朱丹蓬说,海底捞的多品牌战略是正确的举措,但公司没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海底捞的发展已经到了某个阶段,就像人到中年一样”。

(今日汇率:1港元=0.8218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