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德国大选进入倒计时,告别默克尔后,40%选民没有心仪的候选人

据CNBC报道,德国周日的联邦选举结果似乎无法预测,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德国人还没有决定投给谁。

א (Aleph), CC BY-SA 2.5, via Wikimedia Commons

Allensbach研究所上周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259人中,有40%的人尚未决定该如何投票。这项为德国全国性日报《法兰克福汇报》进行的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人对任何一位竞选总理的候选人都不感兴趣,也没有被他们的政党吸引。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竞争非常激烈。

《政客》的民意调查显示,德国社民党将获得25%的选票,基民盟/基社盟将获得21%的选票,绿党预计将获得15%的选票。之后是亲商业的自由民主党和右翼的德国选择党,都有11%的支持率。极左的左翼党则获得7%的选票。

许多选民面临的困境是,已经执政16年的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准备离任。

在以前的选举中,她领导的保守集团基民盟/基社盟相对轻松地赢得了选举,但随着默克尔最有可能的“继任者”阿明·拉舍特未能以同样的方式吸引选民,以往的情况看起来越来越不可能。

曼海姆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托马斯·格施温德(Thomas Gschwend)周四对CNBC说:“我们没有真正的接任者。”

“基民盟试图在竞选中说拉舍特是默克尔的自然继任者,但人们就是不买账,因为他不是默克尔,他不像她。很多喜欢默克尔的人不一定是她的政党的支持者,所以如果你更换了党的领导人,很多人可能会想:‘我可能不会再给这个党派投票了’。”

格施温德说,这些选民现在是“有待争夺的”。

国际挑战

默克尔的离开可能会加速最近选举中出现的对基民盟/基社盟支持率的下降,这表明德国人,特别是年轻选民,渴望改变。

这一点在今年的选民调查中得到了证实,绿党在4月份的民意调查中一度领先。随后,它被偏左的社会民主党超越,该党在最近几周一直保持领先,领先于基民盟/基社盟。

社民党政治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反对派领袖拉尔夫·施特格纳周四告诉CNBC,德国选民希望有一位能够填补默克尔职位的新总理。

“大多数人希望看到有人在政府的最高层,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也能够把国家团结起来。现在是困难时期,在国际危机和新冠病毒问题以及我们在欧洲和国内的许多挑战方面,有许多事情需要做。”

他补充说:“德国的选民衡量总理候选人的标准是,他们如何处理国际挑战,以及他们如何与美国或俄罗斯总统或中国领导人同台竞技。”

施特格纳指出,这一因素可能使社民党的候选人奥拉夫·肖尔茨比他的竞争对手更具优势,因为他曾担任过德国财政部长和副总理的职务,习惯于高层政治。

Photo by Thor_Deichmann on Pixabay

联合政府的混乱局面

鉴于预期的投票结果接近,联合政府的可能性极大,专家们现在猜测可能采取何种形式。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欧洲部主任纳兹·马斯拉夫周三表示,由社民党候选人肖尔茨领导总理府的可能性现在有60%,而中右翼基民盟/基社盟的拉舍特则有40%的可能性。

欧亚集团认为,社民党领导的(与绿党和自由民主党)所谓的“红绿灯”联盟是选举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其可能性为45%。报告指出,基民盟/基社盟领导的(与绿党和自由民主党)政府的可能性已降至30%。

尽管默克尔试图重振拉舍特的选举势头,但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可能会在进行联合谈判时被冷落。该联盟自1949年以来一直主导德国政治,这对它来说将是一个冲击。

“分水岭”时刻

2021年的投票是不可预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预计今年会有大量的邮寄投票。

政治风险咨询机构Teneo Intelligence研究部副主任卡斯滕·尼克尔说,选举日需要关注的因素是,最近基民盟/基社盟的民调略有改善,是否会在选举日变成最后一刻的动力。另外,绿党的表现也需要关注。

不过,他在周四告诉CNBC,很难猜测哪个政党会从未决定的选民中获益。

“我们的民意调查显示,多达40%的选民仍未下定决心,所以这最终可能成为德国政治的分水岭时刻,”他还告诉CNBC,“经过16年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完全可预测的选举活动,所有这些确定性都已消失,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激烈的竞争。”

鉴于各党派在财政政策和气候目标等问题上的分歧,组建联盟预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竞选期间,这已经被证明是有争议的。

例如,拉舍特说过,如果肖尔茨和社民党允许极左的左翼党加入联合政府,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左翼党希望废除北约。肖尔茨则表示,只要对北约有坚定的承诺,他对与任何政党的谈判都持开放态度,除了右翼的德国选择党。

周三,肖尔茨在接受CNBC采访时重申了他对军事联盟的承诺,并评论说:“作为德国的财政部长,我们增加的军费预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达到了37%的增长,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做法,因为我们需要与欧盟和北约的伙伴一起在德国建立一个非常强大的国防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