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获蚂蚁、软银支持,这家估值456亿美元的“欧洲版花呗”是怎样炼成的?

文 | 宋星  

图源:Klarna官网

硅谷通常被认为是欧美创业的热土,谷歌、Facebook等一众互联网巨头在这里诞生,而欧洲创业氛围相对美国虽差一些,但有这样一家创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短短十多年间成长为行业的巨头。

 这家叫做Klarna的支付公司拥有9000万活跃用户,深得Z世代用户喜爱,同时还获得了VISA、红杉资本、蚂蚁集团、软银等投资,估值达456亿美元,目前已进军美国市场。

 Klarna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是如何从瑞典金融独角兽,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备受瞩目的金融巨头,并被誉为“欧洲版花呗”的呢?

 “欧版花呗”的成长之路

 Klarna成立于2005年,三位创始人分别为西米亚特科夫斯基、阿达尔伯斯、雅各布森。

 西米亚特科夫斯基是Klarna的灵魂人物,也是其CEO。他毕业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创立Klarna之前已有超过8年以上销售经验,并且曾经是瑞典知名电商平台Djuice Uppsala的销售主管。

(图源:Klarna官网)

Klarna的三位创始人2005年参加了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年度创业奖,他们的创业想法是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安全、更简单的网上购物支付方式。

 西米亚特科夫斯基的动机很简单:由于1990年代末,瑞典政府推出的一项福利政策,让很多家庭都能配备电脑。瑞典的互联网和家用电脑普及程度,远高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5年时,瑞典每100人中有28个宽带用户,而美国只有17个宽带用户,全球平均数为3.7个。

 而在当时,大家都想要上网购物,但许多欧洲人不太愿意办信用卡,因为不希望把自己的社保号码、重要个人资料发给银行。

 西米亚特科夫斯基认为,这是他们的创业机会。

 不过,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得到热捧,作品也在比赛中名列最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决定在2005年中期成立Klarna。

 在创立初期,他们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他们三人都没有技术背景,也不会编程,而且在初期资金匮乏,也很难招到合适的团队。

 幸运的是,在一个创业活动上,他们遇到了贵人:瑞典知名的天使投资人瓦勒鲁德。她很欣赏Klarna的创业想法,很快决定投资6万欧元,以换取Klarna公司10%的股份,并且向他们介绍了一个5人组成的技术团队。

 经过一番协商,Klarna和这个技术团队达成了合作:他们帮助Klarna搭建平台,报酬则是Klarna公司37%的股份。

 这是数额不小的股份。后来,Klarna联合创始人阿达尔伯斯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但是,他们意识到,想建立一个大的平台,需要出让大量的股份来实现。

 瓦勒鲁德的投资和推荐技术团队给了Klarna很大的帮助,此后Klarna的发展之路更为顺利。据阿达尔伯斯介绍,从2006年开始,该公司就实现了盈利。

 2007年底,风险投资公司Investment AB Oresund向Klarna投资。在瑞典站稳脚跟后,2010年,Klarna开始进入挪威、芬兰和丹麦市场,并且很快又进入德国和荷兰市场。

 2010年5月,Klarna还获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当年,Klarna的收入增长率超过80%,达到5400万美元。

 最近两次备受瞩目的融资分别是,2020年3月,获得蚂蚁集团投资,但未披露具体交易细节;今年6月,Klarna又获得由软银领投的估值达456亿美元的融资。

 另据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Klarna正打算未来一到两年进行IPO。

(图源:Klarna官网)

Klarna为何成为“香饽饽”

 从瑞典起家,逐步扩张到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市场,Klarna获明星资本青睐,背后少不了千禧一代和Z世代用户的大力支持。Klarna官网显示,截止2021年5月,该公司拥有9000万活跃用户。

 Klarna在年轻群体中有多吃香?据统计,Klarna平台上平均客户年龄为33岁。

彭博社报道称,许多Z世代用户在TikTok上分享她们用Klarna购物的经历。在TikTok上搜索Klarna,会发现许多相关视频。一些人展示自己在买衣服时使用Klarna后,兴奋地跳起舞来。

 乔拉·路易莎发布了一个标题为“当你穿着一件新衣服,Klarna提醒你付款时”的TikTok视频。

路易莎表示,“过去,当我没有钱的时候,我根本无法购物。现在有了Klarna,我可以了。”

 那么Klarna的服务究竟有何魔力?竟如此深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在Klarna官网、Twitter和各类广告中,该公司不断强调“让购物过程非常顺畅”。

 为了让用户更快拿到商品,Klarna主推“无缝支付”,整个交易过程大致如下:

 由合作电商平台导入Klarna支付系统,用户看中什么商品,Klarna会先帮买家付钱给电商卖家,等用户先收到订购商品觉得满意后,再到Klarna 系统上缴费,并且可以分期付款。如果不满意可以选择退货。也就是现在国内某宝、某东等电商平台惯用的“先买后付”的套路。

(图源:Klarna官网的先买后付服务)

由于这种“先买后付”服务,类似于中国的“花呗”,因此Klarna也被称为“欧洲版花呗”。

 这样的方式对商家来说也有好处。他们不再需要处理消费者各个不同渠道的信用卡、管理不同的支付系统、处理各种繁琐的验证过程,全部交由Klarna处理。此外,据Klarna统计,该公司平均为企业客户增加了30%订单。

 西米亚特科夫斯基表示,对于用户来说,98%以上的交易是无息的。Klarna通过向零售商收费来赚取大部分利润。零售商需为每笔交易向Klarna支付最高3.4%的佣金。

 Klarna表示,他们比信用卡公司更好,因为他们不向客户收取高额的利息和费用。西米亚特科夫斯基称,“信用卡模式对消费者来说根本不可持续”。

 Klarna背后隐忧

 尽管Klarna标榜自己的模式比信用卡更好,但这始终是一种债务。而且Klarna这种“先买后付”模式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担忧。

(图源:Klarna官网)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的一项审查发现,“(先买后付)市场规模在2020年增加了三倍多,可能对消费者构成伤害,需要纳入监管范围。”

 不止监管层,一些Klarna用户也有类似的顾虑。一位叫哈金的消费者表示,“它肯定会鼓励人们多花钱,特别是当人们在月底发工资时。有时当月底到来,你没有意识到你已经花了多少钱,然后你的一半工资就在Klarna的还款上消失了。”

 Klarna反驳了刺激过度消费的观点。Klarna表示,与信用卡不同,它不断重新评估客户的资格。

 Klarna称,“当你申请了信用卡,你会立即得到一大笔可用的钱,你可以把这些钱花在你想要的地方,即使你的财务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对消费者来说,风险远远大于Klarna。对用户的每一笔消费,Klarna都会检查其是否负担能力,给用户一个还款计划,让其远离债务。如果你错过了一次付款,Klarna就会限制你使用我们的服务。”

 彭博社称,Klarna这种先买后付公司只是一种最新的金融公司,和信用卡供应商提高限额、抵押贷款机构降低首付一样,这种金融公司试图向客户提供更多贷款以增加收入,同时又不能借的太多以至于客户还不上、拖欠付款之间取得平衡。

 尽管Klarna号称会在用户消费前评估其还款能力,还是有用户因还不上钱被讨债。

 BBC近日就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23岁的乔丹用先买后付服务购买了一件冬天穿的大衣,当时他还有工作,但后来他丢掉了工作。因为拖欠Klarna等公司的付款,他后来被专业的讨债公司追债。

 乔丹表示,他们(讨债公司)根本不给任何回旋余地,经常打电话和发电子邮件。当我被不断地打电话和催促时,这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

 根据非盈利组织“公民建议”的统计,每十个使用先买后付类型的信贷的购物者中就有一个最终被讨债公司追债。

 Klarna英国的负责人亚历克斯·马什表示,“Klarna只动用讨债公司来帮助我们联系我们无法联系到的客户,这类订单不到1%。”Klarna称,与该公司合作的债务催收机构都是经过监管机构授权的。

 除了刺激过度消费,以及用户还不上钱被讨债外,对Klarna的另一个担忧是,消费者并不总是完全理解他们所签署的内容。

 个人金融网站Go Fund Yourself的创始人爱丽丝·塔珀第一次在伦敦地铁上看到Klarna的广告时,并没有发觉这是一种贷款,后来她才意识到这是一种信贷产品。

 塔珀表示,先买后付被“伪装”成一个迷惑人的支付选项,它作为一种信贷或债务产品的真实性质很难被认识到。

 Klarna则表示,在结账时平台会标明信息,表明这是一种信贷服务。

 “公民建议”组织也举了一个例子:一位60多岁的妇女想在网上购买绿植,但在结账时却看不到邮费是多少钱,于是决定放弃购买。

 随后,这位热衷于园艺的人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她已经签署了先买后付协议,并试图取消她的订单。

 她对此非常诧异,“我真的不明白,我怎么会通过先买后付的方式支付我的绿植。”她随后还收到了催债的邮件。虽然这件事最终得到了解决,但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据彭博社报道,Klarna内部也有一些对过度激进的营销的担忧。两位前Klarna高级雇员称,在公司内部讨论中,销售和技术决策优先于信贷风险。

 Klarna表示,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的整个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着人们按时付款和我们准确评估风险的能力。这一直是Klarna内部的一个核心优先事项。”

 英国财政部的一位发言人称,“先买后付可以是一种有用的财务管理方式,但重要的是,随着这些协议变得越来越流行,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

 彭博社也表示,随着Klarna IPO临近,先买后付越来越流行,该公司将面临更多的审查。

 

 参考资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9-03/millennials-and-gen-z-shoppers-are-addicted-to-46-billion-klarna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how-sweden-became-silicon-valley-europe-2021-08-11/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842392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12201552/http://www.whiteboardmag.com/interview-from-burger-king-to-boardroom-how-klarna-became-a-payments-giant/

https://www.klarna.com/international/about-us/corporate-governance/chief-executive-officer/

https://www.klarna.com/international/press/klarna-hits-record-20-million-us-customers-as-demand-for-flexible-payment-options-so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