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新加坡交易所周四(当地时间9月2日)宣布,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所需的最低市值要求降低到之前的一半,以回应对之前水平过高的担忧。
新加坡交易所表示,SPAC上市前必须满足1.5亿新加坡元的最低市值要求。在经过几个月的市场反馈之后,新加坡交易所将这一标准降至3月份的一半。
SPACs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是为了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资金以最终收购或与目标公司合并而设立的壳实体。
通过此种方式,目标公司(通常是一家高成长性的初创公司)能比传统的IPO更快地上市。
例如,东南亚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之一Grab已经宣布计划通过SPAC在美国上市,与Altimeter Growth的交易将使这家“超级应用”供应商的估值达到近400亿美元。
新加坡交易所希望借助SPAC交易热潮吸引更多公司来上市,并3月推出了有关该工具的政策框架,该框架因其3亿新加坡元的高市值门槛而招致批评,这将把部分小型企业拒之门外。
新加坡交易所表示,超过80名受访者对其提议的SPAC框架给出了反馈意见,这可能是近期新加坡交易所咨询活动回复率最高的一次。
接受咨询的包括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企业融资公司、私人投资者、律师、审计师和利益相关者协会。
除了降低最低市值要求外,新加坡交易所表示,在其框架内,“去SPAC”(de-SPAC),即SPAC与目标公司合并,必须在IPO后的24个月内进行,如果满足某些条件,可延长最多12个月。
新加坡交易所监管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文仁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说:“我们希望SPAC(上市)程序能够吸引优秀的目标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补充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能把重点放在保荐人的资质和记录上。”
新加坡交易所一直在努力吸引明星科技企业来进行IPO。东南亚最大的上市公司Sea、游戏硬件制造商雷蛇(Razer)和其他公司都选择了在其他地方上市,尽管这些公司的创始人都是新加坡人,与该国有着紧密的联系。
8月,新加坡交易所报告称,截至6月底的6个月,即下半年的盈利比一年前下降了20.5%,为2.056亿新加坡元。
引入SPACs机制可能有助于提升该交易所在上市方面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香港联合交易所也正在考虑推出SPACs框架,但尚未公布明确的规则。
散户投资者游说团体证券投资者协会(新加坡)主席戴维·杰拉尔德(David Gerald)说:“新加坡(交易所)引入SPACs将为散户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他说:“SPACs使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加民主,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PAC公司的股份,包括散户投资者。”
杰拉尔德指出:“与任何新产品的推出一样,在监管和过度监管之间有一条细线。新加坡交易所的框架为SPAC发起人和公司提供了进入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机会。”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6.46人民币、1新加坡元=4.8063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