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星
近日,AI企业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四范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和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聚焦计算机视觉不同,第四范式主攻决策类AI,开发端到端的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金融、零售、制造等多个领域。
第四范式由百度前员工戴文渊创立,而且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也是大佬云集。其股东名单也颇有看点,不仅有腾讯、高盛、红杉和春华资本等明星资本,还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
不过,招股书显示,和众多AI企业一样,第四范式目前仍是处于高额亏损状态,尚未实现自我“造血”。
百度前员工创立,明星股东云集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9月,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创始人为戴文渊,现年38岁。
戴文渊可谓名副其实的“学霸”,他于2006年7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于2009年3月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并于2020年6月获得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博士学位。
他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其论文曾在NIPS、ICML、AAAI及KDD等学术会议上发表。
戴文渊在人工智能技术行业拥有约12年经验。在创立第四范式前,他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担任百度主任研发架构师,负责百度搜索广告系统的研发及管理。百度“凤巢”系统就是他的作品。
创立第四范式后,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戴文渊先后拉来了他的导师杨强,以及多位前百度同事。
戴文渊的导师杨强现年59岁,也是业界大咖。他自2001年8月开始,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曾于2017年至2019年担任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主席,同时也是IJCAI理事会首位华人主席。
2014年11月,杨强加入戴文渊创立的第四范式,成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并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担任首席科学顾问。在第四范式递交招股书前夕,杨强于7月份成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整体董事会事务及对产品及技术研发的战略建议和指导。
除了拉来老师,戴文渊还拉来了多位前同事。比如,第四范式现任首席研究科学家陈雨强、首席架构师胡时伟以及主任科学家兼副总裁涂威威,均为戴文渊在百度的前同事。
第四范式的董事会阵容也颇为强大,4名非执行董事,除了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强,还有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博裕资本副总裁窦帅,春华资本合伙人张晶。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管理合伙人李建滨也位列独董名单。
团队强大的第四范式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天眼查信息显示,自2015年10月开启天使轮投资之后,在过去不到6年时间里,第四范式共融资9轮,获得逾10亿美元投资。
其股东包括红杉资本、中信银行、春华资本、高盛集团、腾讯等在内的明星资本,以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大国有银行,不仅是第四范式的股东还是公司大客户。
国有大行既是其股东又是客户
第四范式与五大银行的缘分,最早始于业务上的来往。
公司投资方之一的中国银行,其旗下中银国际亚洲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王立新曾表示,人工智能有望深度改造以银行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其技术应用可以进一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
第四范式于2015年创立之初,便瞄准金融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2017年7、8月起,跟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家银行开始了深入接触。
戴文渊曾回忆称,工行找到第四范式,最早的目的是希望找到能够帮助工行建立自主AI开发能力的企业,在经过一番投资尽职调查后,最终做出了投资决定。
第四范式自此也开始了与银行的长期合作,帮助后者识别和防止欺诈活动。
银行交易数量庞大,第四范式通过分析银行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当前交易信息等相关数据,帮助银行建立风控人工智能模型,帮助银行更加有效地揭示每笔交易背后的风险。
根据内部测试结果,第四范式的人工智能欺诈检测模型的准确率约为83%,是银行之前基于专家经验的原有模型准确度的三倍以上。
前期靠着银行大客户的支持,第四范式在业内很快站稳了脚跟,业务逐渐从金融扩大到零售、制造、电信及医疗保健等领域,总收入也取得了高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28亿元、4.6亿元、9.4亿元和7.88亿元,营收增长率分别达259.7%、105.0%和166.9%。
不过,营收高速增长的第四范式仍未摆脱亏损。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第四范式归属亏损分别为3.68亿元、7.17亿元、7.5亿元,2021上半年的亏损大幅扩大至11.87亿,高于2020年全年亏损。
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第四范式把钱花在了研发上。
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所有支出中,研发开支占比最大。2018年至2020年、2021上半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93亿元、4.16亿元、5.66亿元、5.78亿元,占同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1.2%、90.6%、60.0%及73.4%。
而且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第四范式预计公司研发费用将持续增加,这也意味着第四范式可能继续保持亏损。
虽然第四范式颇有实力和看点,但市场投资者是否会为这家尚未能实现自我“造血”的公司买单,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