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Delta变种在中国的爆发将对国内消费和出口产生长期损害

据华尔街日报周五报道,中国新一波疫情的爆发,可能会对消费者和出口商造成持续影响。

Photo by Zhimai Zhang on Unsplash 

首先是广东,以及深圳的盐田港。现在是江苏,以及邻省浙江的宁波港。中国正在抗击自春末以来的第二次高传染性的Delta冠状病毒变种爆发。最近的这波疫情,显然始于江苏省会南京的机场,已经蔓延到中国一半以上的省份。

随着旅游业再次萎缩,以及出口商在夏末旺季面临新的物流瓶颈,经济损失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高盛将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从8.6%下调至8.3%,摩根士丹利将其预期从8.7%下调至8.2%。这些都是重大的下调,但仍不是真正的担忧。

通过大规模检测、有针对性的封锁、隔离和追踪接触者,中国很有可能控制住最新一波疫情,就像它已经控制住所有其他疫情一样。但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这种猫捉老鼠模式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每次有新的疫情爆发,国家的遏制疫情机制就会超负荷运转,而这样会对消费者和出口商造成一轮又一轮的损害。

目前,中国仍然坚定地致力于对病毒采取“零容忍”的姿态,一些知名的中国公共卫生专家就放宽限制的政策进行了尝试,但在官方媒体上引发了中国前卫生部长高强等人的坚决反对。鉴于Delta变种在全球的蔓延日益加剧,以及中国疫苗的有效性问题尚未解决,在2022年年中之前,似乎不大可能出现重大政策变化。

疫情在未来对经济的附带损害可能会被放大,因为官员们现在已经坚定地接受了这样的信息,即他们的乌纱帽会因为任何进一步的爆发而受到威胁。数十名官员已经因为最新的疫情爆发而受到公开惩罚。而且只要全国范围内有爆发,官员就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关闭旅行和当地的公共场所,即使疫情还没有影响他们所在的地区。

此外,中国人民自己,由于在过去一年里被国外的恐怖图像所轰炸,似乎也可能做出非常强烈的防疫行为。

所有这些都可能产生一些重大的后果。自2012年以来,消费和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是中国所有净就业增长的来源(去年除外),但现在这些领域可能会比大多数经济学家之前预期的滞涨持续更久。

中国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许多情况下已经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工作,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出口增长在2021年底进一步放缓,而且今年冬天有更多的疫情爆发,政府可能会被迫重新采取更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并重新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采取更宽容的立场。

另外,如果中国政府坚守债务底线,经济增长可能会大幅放缓,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潜力可能会遭受更多的永久性伤害。政府甚至有可能对进出境进行更严格的控制。

目前疫情终于显示出一些初步放缓的迹象。在8月初急剧攀升之后,新增病例一直在每天100例左右。但似乎越来越有可能的是,这次疫情不会是最后一次。这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更加犹豫不决,或者当世界其他地方在摸索着重新开放时,中国更加孤立。又或者,两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