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咖啡馆里开补课班,“双减”压力下,家长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文|松北 宋星

8月9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网消息称,近日市教委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检查,发现6家机构无办学许可证、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含一对一培训),涉及东城区等多个城区。

检查中还发现1名违规人员龚某钠,在平谷区迎宾街1号院22号楼华联咖啡店,无办学资质擅自组织学科培训。  

图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通报案例中提到的咖啡店里偷补课,并非个例。类似的情况还有前不久引起热议的,安徽一教师违规补课被掐脖事件,涉事机构负责人称是家长催开课。

事实上,加美财经近日与多位此前有过报班经验的家长们聊过后发现,“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对于大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政策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那些焦虑的家长们,甚至比机构更担心没课可补。最终,这些需要给自己、给孩子减负的家长们,反而成了一些教培机构“顶风作案”的幕后“推手”。

该补的还是会补

不管“双减”政策如何,只要想补课,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这是武汉一位刚从某教育培训机构辞职的老师小希,最近从她与家长们的交流中感受到的。

Photo by Petr Sevcovic on Unsplash

 小希告诉加美财经,初中生的家长和小学生的家长相比明显焦虑很多,对学科分数更看重。线上课程基本都是辅助,报的很少,因此武汉线下的培优机构的生意一直还不错。

政策下来后,“大面积补课估摸着不行了,一对一个性化的(需求)没办法,家长有需求啊。有需求就市场。”她说。

小希还直言,“如果没有疫情,这个暑假武汉培优机构不会受影响,机构现在上不了课并不是因为政策,而是疫情。”所以,就算新东方这些机构不能补课了,几个家长也会私下联合把老师请到咖啡厅去给孩子上课。

武汉一位孩子即将升五年级的家长涂女士,就是不受政策影响的那一类。

涂女士甚至没有怎么了解“双减”政策,还给孩子报了语数外暑假班,并且已经上了一个月的课,直到最近疫情才不得已停课。她告诉加美财经,没有听到培训学校或其他人讲这些政策,“我也没怎么了解,今年暑假就像往常一样,给培优机构交了一万多块钱,让孩子隔天上课。”

“而且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学科都是我家孩子主动要求去上的,孩子担心不上的话在学校追不上别人。”涂女士说。

有一些家长,学习意识和紧迫意识很强,即使自己的孩子还没有上初中,也会想尽办法给孩子补课。

身处一线城市广州的冯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给孩子报辅导班,主要是因为其他家长也报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我圈子里的家长们对此有一个完美的比喻。就像你在影院看电影,第一排的人都站起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看不了电影了,所以你也得站起来。”

冯女士的儿子即将上小学三年级,他参加了好几个课外辅导班,包括计算机编码、写作、篮球和书法等等。

武汉的陈女士更是在孩子学前班的时候,就报了线上和线下的各种课程,现在孩子幼升小,学习也不放松。

陈女士称,她所在的家长群,有KOL(关键意见领袖)每天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有国内的的,也有国外的,十分丰富,但是这比较消耗父母的时间,因为需要家长去花精力钻研、陪孩子学习。

不补成绩跟不上

“不补成绩跟不上”,这是“双减”政策出台后,大部分受访家长普遍反映的,想让孩子继续补课的主要原因。

多位家长向加美财经透露,他们之所以将孩子送去校外培训机构,是因为学校老师讲得太快了,很多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不了,所以只能通过线下补课弥补。反过来,这也助推了学校老师加快授课进度,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就我的了解,学校老师教的东西只有50%到60%,但是考试的东西可能考到90%甚至到100%的范围”,即将升小学5年级的学生家长周女士(化名)说,“考试中很多孩子没有见过的题型,你让他怎么去做?他肯定不会做,这是毫无疑问的。”

“孩子什么都不会,那怎么办?家长来教,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办,那我只有送出去!其实家长也是非常被动的”。周女士解释道。

同样的问题,也在涂女士口中得到了验证。她说自己的孩子平时考试成绩还可以,但是期末考试的试卷就出了很多不是学校内学的知识。这让家长很担心,试卷一出现拔高的题目,一般的孩子就应对不了。

Photo by Jessica Lewis on Unsplash

 “别的家庭有能力的话可以辅导孩子,像我们连题目都看不懂,就只能完全依靠校外的培训老师。”涂女士补充道。

轻轻教育武汉分部老师Sharon对加美财经表示,“本身教育理念很强的家长,或者说家长有刚性需求,他就觉得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上不来不行啊,就要补课呀。”

除此之外,家长送孩子去补课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家长和孩子对升学的焦虑。

在教培机构工作两年多,对武汉教育行业颇有了解的小希向加美财经表示,“武汉主城区的普高率基本控制在60%,很多家长不能接受孩子不能上高中的。所以在九年级这个特殊的时期,家庭条件不好的,也会无条件支持学生补课。那时候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过普高线。”

小希还说,“有的学生,自己也会让家长想办法报班,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会有一种紧迫感,会想上高中。”

周女士也想过自己的孩子不能上高中怎么办,她告诉加美财经:“我们硚口区这两年平均只有46%的学生上高中,那么就有50%多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只能去职高。但孩子的年龄也就在15岁左右。15岁的孩子过早接触社会,我觉得真的太早了。”

Photo by sean Kong on Unsplash

还有的家长,则是担心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他们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对孩子来说肯定是愿意的,因为校内、校外的作业少了,他们玩的时间就多了。

“自觉的孩子还好一点,如果是不自觉的孩子,就很头疼。”涂女士说,

持“观望”态度,边走边看的家长

当然,在“鸡娃”大队中,也有一些家长在政策的影响下,暂时放下了焦虑,对“双减”政策的落地持观望态度,准备边走边看。

武汉新东方的老师Lily告诉加美财经,她对接的很多家长,“双减”政策公布后,确实有一些家长开始观望了,不像以前那么焦虑地要报班培优,有的已经开始选择机构转型提供的新托管班。

加美财经 摄图

一些家长则开始考虑,孩子就读学校提供的放学后托管服务,以代替校外培训班。

北京的朱女士告诉加美财经,自己的孩子所在的小学今年推出了放学后托管服务:3点半至4点半托管完成课外作业,4点半至5点半有社团的学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没有参加社团的学生可以自习。

但她表示,“对学校推出的课后托管,作为家长,我肯定是欢迎的。不过目前我还是在观望,并没有让孩子去托管。我感觉(托管服务)还比较混乱,应付事的感觉,老师们情绪也不高,想等待业务更顺一些再考虑。”

朱女士还提到,孩子的课外时间不好安排,其实安排报课,也是为了解决课外时间的问题。所以这个暑假,朱女士给孩子报了校外的羽毛球、游泳和托管班。

支持国家政策

还有一些深受教育内卷困扰的家长,则对“双减”政策表示非常支持。

当谈到为什么支持“双减”政策时,武汉的曾先生有些无奈地对加美财经表示,“我们其实不想给小孩报那么多课程,但是你不报就输在了起跑线,倒逼着你必须去报去学,但是大家都报了,又还是在一个起跑线,并没有提升多少。最后,学习负担大了,也不比别人优秀多少。 同时,对于那些没有时间、精力、金钱去进行培训、补习的家庭的小孩不公平。”

曾先生认为,“双减”政策初衷是好的,减小学生负担,改善学习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就看最终落地以及执行的怎么样。

南昌的苏女士也表示“支持政策”,她认为教育的公平性很重要,推出“双减”政策后,有利于平衡教育资源,“不管你是有钱、没钱人家的孩子,还是农村、山里面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共的资源。”

事实上,政府已经推出了一些普惠的公共资源。武汉的陈女士最近在家长微信群里推荐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完全免费,大家有需要的可以保存下来”。

加美财经了解到,这个平台是2020年防疫期间,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的云平台,帮助学生居家学习。

(图源: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官网)

陈女士称,“这个在线教育课程是按照教育大纲出的,资源也很丰富,就是推广相对比较弱。”

据她介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初中、高中都有不同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等)的同步课程,都是真人名师在线教学。

不过,该平台是按照大纲教学,虽然有补位,但是面要偏广一些,没办法做到精细化;相比而言,培训机构教学形式不同,可以自己设置课程体系,花样会偏多,可以有定制化的操作。

陈女士还提到,她在东莞上学的外甥,学校英语口语课有专门的学习平台,从一年级到三年级,3年只需要720元。

因此陈女士也希望国家出台和线下课程配套的线上课程资源作为补充,“只要大家都接受,实效也好,这是我们普通家庭最希望的。”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