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中国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周四(当地时间8月5日)表示,其第二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0%。鉴于该公司自去年以来获得美国技术的渠道受到限制,这一业绩超出了预期。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43%,至13.4亿美元,净利润飙升398.5%,达到6.878亿美元。在此期间,毛利率为30.1%,上年同期为26.5%。
这家中国芯片巨头在提交给证交所的文件中说,预计本季度营收将较第二季度有所增长,毛利率将升至32%到34%,为多年来最高水平。
业绩结果出炉之际,全球电子和汽车行业正与前所未有的芯片短缺作斗争,这一情况已导致半导体生产服务价格大幅上涨。中芯国际是许多中国芯片开发商以及美国芯片开发商高通公司的重要生产合作伙伴。
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和梁孟松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自去年被列入实体名单以来,中芯国际一直在艰难的环境中工作。我们仍然受到实体名单带来的影响,仍然看到许多不确定因素。”
中芯国际表示,自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以来,它一直在与供应商密切合作,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并降低“成熟芯片生产技术”中断的风险。
该公司表示,其产能扩张计划仍在正轨上,这意味着该公司已经获得了某些关键的生产设备和材料。但该公司补充称,监管审批程序、供应链受限和疫情期间物流中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芯片工具的到货。
中芯国际提交的股票申报文件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来自中国香港等本土市场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近63%。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55.6%。北美客户贡献了中芯国际总收入的约23%,是其仅次于中国市场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去年9月,中芯国际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名单,该名单禁止未经美国政府批准,擅自向该公司出口美国技术。对于中芯国际和中国的科技发展雄心来说,这是一个重大挫折,因为世界领先的芯片生产工具被少数几家美国公司控制。
中芯国际是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的一个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是中国最有前途的代工芯片制造商,肩负着中国政府帮助中国打造自主可控芯片产业的希望。
然而,它的技术仍然比台湾和韩国的竞争对手落后几代。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6.46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