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大批国内外投资者涌入中国高端养老市场,但豪华养老公寓真的赚钱吗?

据彭博社报道,已经退休的William Tang最近决定从上海市中心搬到最西部的一个豪华养老社区,将花费22万美元租下一套两居室的公寓,为期15年。

(图源:Unsplash)

Tang在看了澳朵花园(Ardor Gardens)的展厅后说:“它更像一个度假胜地。”展厅着重介绍了室内游泳池、瑜伽室、品酒会和24小时护理等设施和服务。

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和国际投资者来说,像澳朵花园这样的养老项目吸引力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重新关注,大量资金正在涌入这一领域。

总部设在悉尼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公司联实集团(Lendlease)向澳朵花园投入了2.8亿美元。联实认为随着中国政府对人口结构问题的重视,政策环境将变得更加有利。

联实的中国区总裁丁晖说:“10年后的市场可能会完全不同。如果等上10年才开始考虑买地、学习、培训团队和开发商业模式,很可能你就会错过这个机会。”

根据中国最新公布的人口数据,在过去十年中,60岁及以上的居民人数同比增加了47%,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18%。到2050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增加近一倍,达到5亿左右。

联实正与蓝筹股上市保险公司、私募股权机构和房地产开发商在内的国内知名企业竞争。近年来,数十家外国投资机构也纷纷涌入,包括新加坡国企淡马锡、美国医疗保健投资公司哥伦比亚太平洋管理公司(CPM)和堡垒投资集团(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更多投资者正试图加入这场竞争。中国投资巨头中信资本(Citic Capital)的房地产业务负责人程骁远说,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与合作伙伴在主要城市建立少数几个养老产业项目。同时,新华人寿保险位于北京郊区28万平方米的养老社区综合体刚刚开盘,大约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上述许多公司还没有从养老项目中盈利,但他们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对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社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从长远来看将带来回报。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正在起草详细的计划,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并把重点放在扩大基本和可负担服务供给上。这些计划包括增加养老院的床位数量,并将资源用于培训紧缺的专业护理人员。

上海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养老产业专委会主任叶黎明说:“中国的高端养老护理市场还没有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但肯定已经开始了。”

(图源:彭博社制图)

中国的人口发展轨迹也在颠覆阻碍养老院普及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尽管长期以来,中国的子女一直有照顾老年父母的义务,但随着持续多年的劳动力迁移和城市化进程,许多家庭在空间上相距甚远。而且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即将退休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可以依靠,养老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尽管人口结构出现变化,行业人士估计预测,只有约3%的中国老年人愿意或能够负担得起联实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绝大多数人估计还是会选择在家里或政府补贴的养老院里度过晚年。尽管考虑到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这个数字仍然足够大,这也意味着投资者的愿望可能很难实现。

截至6月,联实在10个月前向市场投放的首批100多套公寓中,只有约四分之一得以入住。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咨询公司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区的私立养老院,入住率在37%-48%之间徘徊,远远低于他们实现收支平衡所需的85%。客户在一定程度上被成本吓住了,因为地价高,而且没有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的支撑——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市场,这是养老地产物业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的长期融资渠道。

联实的丁晖认为,考虑到疫情,让老人把钱拿出来购买澳朵花园的公寓意义重大。他认为,更应注意的是,老年人把积蓄拿给下一代购买房产,而不是留给自己花,这种心态可能要开始转变了。

为此,70多岁的William Tang预计将在9月搬进澳朵花园,他是投资者所关注的那种退休人员,现金充裕,思想开放,并希望在晚年享受生活。

Tang说:“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花钱买房,是为了(享受)更精彩的第二人生。”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6.47人民币)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