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中国将削减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量,释放出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以支持其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上表示,它将把所有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从7月15日起生效。
在出口部门出人意料的弹性的推动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反弹到了疫情之前的增长水平。但增长正在失去动力,小型企业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近期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冲击。
许多分析家认为,被疫情压抑的需求现在已经达到顶峰,增长率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放缓,因为出口疲软、生产者价格通胀飙升和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等因素拖累了经济增长。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宏观战略主管埃尔文·德·格鲁特(Elwin de Groot)说:“我认为这或多或少是一种微调,而不是一个信号,表明会有更多的货币宽松政策出台。”
他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释放出了信号,因为我们看到中国货币市场有所收紧,这基本上是为了缓解这些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其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释放的部分流动性将有助于金融机构偿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贷款,也将有助于缓解因纳税造成的流动性压力。
央行表示,下调后中国金融机构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8.9%。受制于5%的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将免于新的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上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去年4月,当时中国经济仍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随着经济上演强劲反弹,中国人民银行转向适度收紧的政策。
中国政府周三(当地时间7月7日)表示,政府将利用及时削减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来帮助小企业应对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上个月,中国5月出厂价格以超过12年以来最快的年度速度上涨。再加上全球半导体短缺等供应链问题,5月份的工业产出连续第三个月放缓。
中国的潜在需求仍然疲软。消费者通胀率在6月份有所缓解,但仍然远远低于政府3%左右的目标。
人们普遍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将超过8%,而政府设定的适度增长目标为6%以上,这表明加强宽松政策的压力不大。
一位前中国人民银行官员本周早些时候说,中国政府应该引导市场利率降低,以支持经济增长,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