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中国宝武钢铁集团(Baowu Steel)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为19年来第一家超过全球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的公司,也是第一个升至榜首的中国企业。
在国内需求仍然强劲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制造商经历了重大的优化重组,以遏制产能过剩。目前,世界十大钢铁厂商中有七家在中国,中国已成为钢铁行业的强国,超过了日本等老牌行业领导者。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在去年收购同行太原钢铁集团之后,宝武的粗钢产量猛增21%,达到1.1529亿吨。
中国的河北钢铁集团和江苏沙钢集团也分别从2019年的第四和第六位攀升至第三和第四位。
除了为规模化而进行的重大重组外,2020年的中国企业还享受到了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提前复苏的好处。由于国内需求强劲,去年中国的月度粗钢产量三次刷新纪录。
在中国企业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竞争对手却仍旧备受疫情打击。总部位于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的产量下降了19%,这是自其2001年合并以来,首次从榜首位置跌落。
日本制铁(Nippon Steel)的排名从第三位跌至第五位。
庞大的国内需求和市场规模也使中国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宝武集团旗下的宝山钢铁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每吨106.20美元。这是该行业相对较高的数据,除了像韩国浦项钢铁(Posco)这样的特殊收入者——浦项只经营两家钢厂,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中国并非一直是钢铁行业的主导者。日本制铁的前身之一曾在1990年名列榜首,共有四家日本公司跻身前十名。
对于从基建到汽车等一系列行业来说,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势头的指标。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的造船业作为市场领导者占据了约40%至50%的份额,在1984年达到了53%的峰值。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2000年代,随着欧盟步入正规,该行业经历了重大整合。在本世纪初,三家欧洲钢铁公司合并成立了安赛乐,而米塔尔在2005年通过并购迅速壮大。之后,成为全球钢铁行业领导者的米塔尔在2006年收购了排名第二的安赛乐,形成了后来的安赛乐米塔尔。
安赛乐米塔尔在2010年生产了9820万吨粗钢,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该行业的另一个转折点。一边是发达经济体表现不佳,迫使安赛乐米塔尔解雇许多工人的时候,另一边是中国政府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计划,让钢铁企业赚的盆满钵满。
但中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2012年出现约2亿吨的过剩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主要针对大型国营钢铁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消除低效和多余产能。
行业整合的核心是宝山钢铁和武汉钢铁的合并,由此产生了宝武。2019年宝武又将马钢纳入集团。今年4月份,又传出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合并的消息。
中国的钢铁产量仍然领先于世界,占据了大约60%的全球份额,产量超过了10亿吨。中国钢铁制造商的决定强烈影响着钢铁产品和原材料市场。
日本制铁总裁桥本英二说:“现在一切都是中国说了算。”
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局限于单纯的产量。几家中国钢铁企业的研发支出超过收入的2%。宝钢的研发支出占收入的2.6%,而河钢的比例为2.4%。
同时,日本的钢铁企业和韩国浦项的研发支出低于收入的2%。这种差距有助于中国企业积累技术优势。
丰田汽车已经同意从宝武采购部分电磁钢板,用于制造电动汽车马达,并对质量给予认可。中国钢企在脱碳研究和研发方面投入的比重也在增加。
中国钢铁业期待着向海外扩张。根据估算,国内钢铁市场预计将在两年内达到饱和,这给企业带来了压力,需要抓住外部需求来推动增长。
宝武集团董事长陈德荣说:“2021年将是全球化的第一年。我们也会考虑收购西方企业。”
(今日汇率:1美元=6.48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