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星

7月5日上午,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上述平台停止新用户注册。
值得一提的是,7月4日晚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发布《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通报指出,针对“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滴滴此次被安全审查事件不仅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还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小的震荡。比如,今日上午开盘,滴滴股东软银股价大跌5%。并且,此次事件还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包括美国律所代表股东发起调查,还可能引发更大的余波。
滴滴在强监管下“顶风”上市
滴滴于6月10日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6月30日最终挂牌上市,速度非常之快,只用了短短20天时间。但其实在此前后,滴滴都面临监管层的密切关注。滴滴可谓是在强监管下“顶风”上市。
7月2日晚间,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受此份公告影响,滴滴股价当天大跌5.3%。
7月4日晚间,监管机构进一步公告,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对此,滴滴表示将认真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针对“滴滴把数据泄露给美国”的网络传言,滴滴副总裁李敏上周六还回应称,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中国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包括道路数据)交给美国。

事实上,除了用户数据相关问题,业务庞杂的滴滴还面临其他问题。上市前,滴滴已经受到监管层的密切关注。
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3部门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滴滴、58同城等34家企业参会,强调实施“大数据杀熟”、漠视“假冒伪劣”、“信息泄露”以及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等问题必须严肃整治。
4月29日,中国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其中包括滴滴金融。此次约谈是为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4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互联网领域9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包括滴滴旗下子公司滴滴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智慧交通)与济南浪潮智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智投)设立合营企业涉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滴滴智慧交通与浪潮智投各被处以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5月14日,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约谈滴滴、首汽等10家交通运输平台企业。此次约谈指出了网约车平台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即开展整改。
关于监管风险,滴滴在其IPO招股说明书中警告称,今年早些时候,它与其他几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已与监管机构会面。滴滴表示,他们可能会受到处罚,因为监管机构可能对自查结果不满意。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我们不能保证监管部门会对我们的自查结果感到满意,也不能保证我们不会因为违反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定价、广告、隐私保护、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任何处罚。我们预计,未来这些领域将受到监管机构和公众更大、更持续的关注和审查。”
上月,滴滴提交IPO申请后,路透社还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开始对滴滴展开反垄断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滴滴是否使用了任何不公平地排挤小型竞争对手的竞争行为,滴滴核心叫车业务的定价机制是否足够透明。
知情人士称,滴滴认为定价和不公平竞争是相对轻微的过失,这就是为什么滴滴有足够的信心继续推进IPO。滴滴也在强调创造就业机会来游说监管机构。
财新在一则报道中引用数名接近监管人士的话称,滴滴上市“时机不对”。华尔街日报则称, 在IPO前,已经有监管部门希望滴滴先完成自查,推迟上市,但是滴滴因为股东变现的巨大压力,不得不继续推进。
滴滴被审查可能会引发的余波
在强监管下“顶风”上市,滴滴还将面临监管机构调查引发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财务方面。滴滴称,中国的智能手机应用商店下架其App,预计将对其中国市场的营收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招股书,滴滴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约为422亿元(65.2亿美元)。其中,392亿元来自中国移动部门,约8亿元来自国际业务。除了在中国打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外,滴滴还在其他15个国家开展业务。
不过分析师们表示,由于滴滴在中国的现有用户群很大,他们预计不会对盈利造成重大打击。下架APP不会影响现有用户。
其次是投资人方面。据加美财经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6家美国律所宣布将代表滴滴股东发起调查,包括Labaton Sucharow、Johnson Fistel、Law Offices of Howard G. Smith、Glancy Prongay & Murray LLP、Rosen Law Firm、Law Offices of Frank R. Cruz。
调查内容包括滴滴是否向投资者做了虚假陈述,是否违反了证券法规。这几家律所有可能进一步代表股东发起集体诉讼。
还有律师告诉《环球时报》,滴滴的一些投资者正在考虑集体诉讼以寻求赔偿。
此外,滴滴被审查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余波。
CNBC评论称,滴滴被审查,反映了一个趋势,即中国政府正在加强对中国科技公司的监管。
“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遭审查就是最新的例证。
据路透社7月5日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计划阻止腾讯合并国内两大直播平台虎牙和斗鱼的交易。腾讯未能拿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监管总局让腾讯放弃独家内容的要求。
而且,监管机构的审查还引发了与被审查公司有关股票的大幅抛售。
日本软银集团是滴滴最大的外部投资者,也是满帮的投资方。周一收盘,软银集团股价下跌逾5.2%,跌至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今年3月份的最高点相比,下降超过30%。
滴滴、满帮的投资者腾讯控股周一下跌3.57%。
《日经新闻》评论称,滴滴等公司被审查可能引发人们对更多针对在美上市公司的监管行动的担忧。
香港私募股权公司开源资本(Kaiyuan Capital)首席投资官布罗克·西尔弗斯表示:“投资者必须确信,他们购买的不是会立即被罚款或处罚的公司的股票。如果监管机构不能阻止接受调查的公司进入公开市场,公开市场可能会开始反思它们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长期喜爱。”
参考资料: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didi-alert-national-law-firm-140000975.html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didi-alert-johnson-fistel-launches-143000099.html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investor-alert-law-offices-howard-171800981.html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glancy-prongay-murray-llp-leading-210000233.html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didi-breaking-investor-alert-rosen-160000693.html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law-offices-frank-r-cruz-213100115.html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ese-antitrust-regulator-block-tencents-videogaming-merger-sources-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