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周二(5月25日)报道,中国监管机构已经批准了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和中国工商银行组建财富管理合资企业,中国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了利润丰厚的金融领域。

总部位于纽约的高盛集团周二表示,其资产管理部门将拥有该合资企业51%的股份,其余的股份将由工商银行旗下一家财富管理子公司持有。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表示,该合资企业将帮助其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并将提高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中国,由银行经营的财富管理业务通常向一系列个人出售投资产品。高盛周二引用了自己的研究,估计到2030年,中国家庭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可能超过70万亿美元(约合448万亿人民币)。该公司表示,其中约60%可能分配给非存款产品,包括证券、共同基金和财富管理产品。
高盛表示,新合资企业已获得中国银保监会的初步批准,并打算为中国市场开发一系列投资产品。这将包括“量化投资策略、跨境产品和另类投资的创新解决方案”。
高盛一直在寻求扩大其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在中国的影响力。去年12月,它申请完全控制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Goldman Sachs Gao Hua Securities Co.),收购其未拥有的该企业49%的股份。高盛是首家寻求拥有在华业务全部所有权的全球性银行。
其他全球金融公司也一直在努力扩大在中国的财富管理产品。美国和中国在2020年1月签订的贸易协定承诺为美国机构提供更多进入中国金融业的机会。
今年3月,摩根大通公司同意支付4.1亿美元(约合26亿人民币)购买招商银行旗下的一家领先财富管理企业的少数股权。这笔交易标志着一家中国银行首次向外国战略投资者开放其财富管理子公司。另外,摩根资产管理公司正等待批准,以获得其中国基金管理合资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本月早些时候,世界最大货币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获得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批准,开始与中国建设银行和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建立财富管理合资企业。贝莱德还准备通过在中国的全资企业开始向中国的个人投资者销售共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