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没有华人,就没有今天的旧金山

都说离中国最近的美国大陆城市叫旧金山。但旧金山其实并不是它的官名,这个名字,既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作。如果叫它的“官名”圣弗兰西斯科,恐怕就没几个人知晓,不少人还以为是位祖籍在西西里岛的意大利人或者干脆认为是位西班牙斗牛士。

圣弗兰西斯科是西班牙语常见地名,得名自方济会创始人亚西西的方济各。在美洲地区,到底有多少个圣弗兰西斯科,一般人很难数清,光美国就有四个。除了加州圣弗兰西斯科,还有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圣弗兰西斯科。

阿根廷有一个,在科尔多瓦省。哥伦比亚、古巴、波多黎各……也都有一个甚至更多。而在巴西,据不完全统计,有28个圣弗兰西斯科。甚至有一条河就叫圣弗兰西斯科河,它是南美洲第4大水系,也是河道全部在巴西境内中最长的河流说回加州圣弗兰西斯科。

19世纪,“淘金热”席卷而来,不少华人劳工前往加州圣弗兰西斯科淘金,真的在河边上发现几粒金沙。这时,华人们才觉得“西班牙名称”也许不太适合整个城市的定位,所以将“圣弗兰西斯科”改为“金山”。

图片

顾名思义,发现金子的地方,自然是金山,但又为了区别于墨尔本的“新金山”,故最后改名为“旧金山”。

宝藏的地方一经被发现,吸引过来的自然最先就是人,旧金山美洲河发现金沙的消息比风吹得还快、还广,闻金而来的阵势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形成了规模,各个民族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这个满是椰林的西海岸落脚。当然,金子是有限的,大势过后,人们也不得不开始找寻各种方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正如严歌苓《扶桑》笔下所写的:“贩夫走卒、江洋大盗、妓女、老鸨、警察、绅士、少妇、白人孩童与贵族、长辫子华工与善心修女……三教九流会聚一处,为上世纪初一段乱世爱情,做龙争虎斗的热闹布景。”

时移世易,旧金山早就从过去意义上的三教九流之地,延伸为闪着科技光芒的湾区城市群。

一、金山上矗立着一座科技之城

旧金山的“金”除了得益于这里掩埋的金沙以外,还有

“两校一谷”: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再就是大名鼎鼎的“硅谷”。同城市名称一般,硅谷在此之前也有个旧名——果树林。

在还未改名之前,郁郁葱葱的苍天大树和肆无忌惮的野兔们是这里唯一的“风景”。后来果树林被海军占领,再后来一些公司因为优势的地理环境,如雨后春笋般也在这里生根发芽。而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加利福尼亚企业家拉尔夫·瓦尔斯特(Ralph Vaerst 音译)创造的,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企业多数是从事加工制造高浓度硅的半导体行业和电脑工业。

图片

“谷”则是从圣克拉拉谷中得到的,因为当时的硅谷就是旧金山湾南端沿着101号美国国道,从门洛帕克、帕拉托经山景城、森尼韦尔到硅谷的中心圣克拉拉。作为年薪高居美国之首的信息人才集中地,如今的硅谷无疑担当得起“世界级梧桐树”如此美名,无数只“金凤凰”,如谷歌、苹果、Facebook、推特、康佳公司、Salesforce、Uber、Airbnb等知名科技大公司都聚居于此。这里诞生的每一项科技产品,都将有可能撼动世界,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加速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人说,这个在十年前营业额就已高达 3000 亿美元的财富之地,

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是很平常的事,即使亿万富翁也算不上奇迹

图片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亿万富翁人口比例方面,旧金山是遥遥领先。在旧金山,每11612名居民中就有一位亿万富翁,称得上“万里挑一”。纽约虽有全球虽多的亿万富翁,但比例却赶不上旧金山,在纽约每81311名居民中才出一位亿万富翁。所以不外乎无数年轻人带着改变世界的梦想来到这里,他们有的凭实力成为“万里挑一”,有的则遗憾离场,但失败并不会让后继者灰心,一代代弄潮儿依然前赴后继。《洛杉矶时报》的一位撰稿人就曾这样形容道:

“浏览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会发现无数名校毕业生。他们来美国寻求技术突破,在网络、信息以及电子领域方面大显身手,是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但梦可能有时候终归是梦,骨感的现实往往让只有万分之一的人爬上这座山的巅峰之地。

在离开一家快递公司时,纳塔莉·米勒(Nathalie Miller 音译)做足了准备,为能让自己创业公司在硅谷有一席之地。本来已经感到管理层的她,年薪可观,达到很多人不曾有的阶段,但奈何这终究不是米勒的最想做的事情,在原来公司就职时,她看到了女性在职场中的不公平待遇,以及面对的一些恶心人制度,“你敢相信,在这里,唯一决定女员工去留的方法是,我们的样貌,或者漂亮的身材。

“时代变迁,有些人还是活在以前。”

米勒说,这不是她要的职场生活,也不该是所有女性该有的,至此,她辞职了,带着全部积蓄,创建了一家专为女性设计的招聘网站,通过对网站客户的数据收集(在许可的情况下),争取让每位女性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说做就做,雷厉风行的她,说服了一名工程师朋友和她一起创业后,米勒开启了募集投资之路,然而意外来得太快——她怀孕了。

“在外人看来,这时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是硅谷,任何投资人,看你的时候,

你有才能,也得有说服他们的身材。而不是一个随时准备回去孕育孩子的母亲。”米勒继续解释道:“这会让他们(投资人)担心自己的钱随时打水漂的节奏,毕竟管理人员在家里带孩子,而不是公司,钱财又怎么能滚滚而来。更何况我还是个拥有棕色皮肤的女性。”米勒不是在危言耸听,这样令人反感的现象在硅谷存在已久。为初创企业提供指导和投资计划的公司总裁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 音译)说道:“所有人都以为硅谷很容易找到投资,毕竟有‘靠一个苹果就能成为都亿万富翁的乔布斯’这个活例子在前面,

但这是在做梦……

“1%,而且都还是男性白人,才能拿到投资。”

图片

若要说例外,也不是没有。但也是万分之一的概念罢了。根据追踪私营企业和投资者数据公司统计,

仅有1%是黑人,8%是女性,12%是亚裔。即使对于已筹集到资金的初创企业,倒闭率也很高。大多数会在平均坚持20个月并融资130万美元后倒闭

。纽约诱引企业敲钟,硅谷则魅惑人才“爬山”。预产期临近,米勒仍然没有找到投资人,靠积蓄快要支撑不住的她,决定暂时放下梦想,去一家非营利机构做咨询工作,希望“吃饱饭”的同时能学习到更多经验,而不再半途而废。“我知道创业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尤其是在硅谷,所以我不会放弃,我只会勇往直前”,已经在圣诞节生下女儿的米勒,充满慈爱之情,且坚定的对《纽约时报》说道。直不直线不知道,但能在一座山里“鹤立鸡群”,靠的不是努力,是拼命。

图片

所有人都以为乔布斯仅仅是改造了一部手机,就轻而易举坐在“王位”上,但你不知道的是,iPhone刚问世时,只是一个可以勉强工作的原型,死机、系统崩溃、网络中断……所有一切手机上的问题都在iPhone上发生了。就连员工都觉得自家老总若是上映此类产品,是在跟全天下人开玩笑,但老总没在开玩笑,而是提前几周,在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遍遍使用原型测试排除所有故障和挂断,直到它最终在实际发布时没有出现任何障碍。只因他坚信这款智能手机,能在人类进步这一块向前一大步。

图片

最后结果确实证明了老总也并没有想错,iPhone上市之后,大获成功,苹果在硅谷的地位,也渐渐无人能及。

每一个优秀的人,在抵达成功之前,都要穿过一段黑暗森林。

如今看来,这句话真不假。

二、嬉皮士在金山里跳舞

“如果你要去旧金山,记得在头上带着花”。

这是斯科特·麦肯齐的歌曲《旧金山》开头两句,1967年最红歌曲之一,唱出了当年无数美国嬉皮士头戴鲜花,前往旧金山的盛世光景。走进市中心的Haight Ashbury街,你算是来到了嬉皮士的发源地。1967年,发生在这条街上的“Summer of love”运动,宣扬反战、free与唉的理念,成了美国“嬉皮革命”的起点,也是美国反文化的重大事件。超过十万名年轻人们聚集在该街道的金门公园,聆听迷幻药的先驱人物利里(Timothy Leary 音译)的演说。

图片

这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曾被美国前任总统之一尼克森形容为“美国最危险人物”,他当时喊出的口号“Turn on, Tune in, Drop out”(大意可解释为激发热情、探索内在、脱离体制),后来被挑战体制、追求free的嬉皮们奉为圭臬。演讲中,心理学家激情澎湃,鼓励每一个到来的人做自己:“遵循你的意志,为所欲为(Do what thou wilt shall be the whole of the Law)!”下秒,台下掌声热烈,欢呼雀跃。不久后,慕名前来的人们吸食着被封为神药的致幻剂,纵情舞动,每天无所事事,游荡于整条街上,又是口哨,又是高歌,到了四点,他们还会去相关组织那里领取一顿免费的食物,支撑一整天的活力。

图片

更令人他们感到兴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名人也加入了他们。最早具有标志性的好莱坞大影帝鲁道夫·瓦伦蒂诺(Rudolph Valentino 音译)在一次探访中就说过:“这种新奇的生活方式令我向往,有机会的话,一定前往。”一时之间,旧金山Haight Ashbury街一跃成为旅游目的地。如果说一月的这场演讲是“Summer of love”的前奏曲,那六月的“蒙特雷音乐节”则是直接升至高潮,从至今都被奉为传奇的乐队《披头士》,1967年的专辑《佩珀中士》(Sergeant Pepper)也出现了那位心理学家之后……一夜之间,这里,是嬉皮士们的精神高潮之地。

不光是青少年,还有广大的成年旅游者,艺术家,free派人士,都纷纷涌入旧金山,然后回归自然“部落”般地“群居”在一起,享受嬉皮文化所倡导的一切:免费食品,住宿,毒品,以及“免费的爱”。好莱坞大明星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 音译)在不下100次来到这里后,形容自己每一刻都是快乐的,吃药后的时间里,

“自己就是一支巨大的火箭,随时都能从地球上发射而起,向宇宙进军。”

这是一个疯狂的夏天,每个人都无所事事,忘乎所以,获得真实也虚幻的生活,但超载的人口,成堆的垃圾,也让这里疟疾丛生,到处都是病态苍白的人,“Summer of love”的旧金山,终究成了流浪汉的贫民窟。同年,嬉皮士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嬉皮士葬礼”,彷如告别那场“自我疯狂”,葬礼结束后,人们蜂拥而来,也蜂拥而去。

图片

正如在纪录片《American Experience – Summer of Love》中的解说词提到的一样,嬉皮文化所提倡的神秘主义,乌托邦理想,只可能在少数人中实现,永远不可能为成千上万的人的大众生活方式。如今发源地,尽管还保留着当年维多利亚风格的老房子,街上的音乐店里,也都卖着“过去声音”的唱片,但从已经头发斑白、满心落寞,和穿戴整齐的老嬉皮士看,那段“风光”确实不复存在。如果真心“朝圣”,不妨去街上的Piedmont Boutique服饰店走走,“从二楼窗户里探出来的一双腿,穿着黑色欲望丝袜,脚蹬一双红色高跟鞋”的标志性建筑会告诉你,那些过去自我放逐的岁月。

图片

三、华人和金山缘分不浅

前文就已经说到,金山这名字是华人取得,后来广为传知,所以不夸张的说,“没有华人,没有如今的旧金山”。这份不浅的缘分,导致旧金山的唐人街成为了北美洲最古老的唐人街,也是亚洲以外最大的华人社区,从大通中心离开,乘坐公交一路向北,仿若故国的街景就展现在你面前。犹然记得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出生在美国并且长大的华人真实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底下就有一个答主就简单介绍了一下住在三藩市(旧金山的旧名,老一辈的广东或福建移民取得,到现在还习惯叫这名称)的人生经历。

图片

“虽然被逼着上中文课,但那是因为普通话不太流利,平时与人交流用的最多的是广东话,而不是英语,筷子用的也比外国人熟练地多,身边的人也都是广东人,很少见这白皮肤与我们攀谈。”

一段话,道出这个城市已经深深渗入中华文化。早在2010年,华裔居民构成了旧金山最大的单一族裔群体,占人口的21%,新老移民在这片沃土自强不息。本以为冰冷的数据,有些掺假的成分,但直到走进热闹非凡的街道,耳边操着粤语和普通话的老移民擦肩而过时,才开始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整条街道目前有24条街口,若真要说哪里最能“窥探”这条华人街,大概有两个地方,一个花园角,一个则是华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

图片

花园角广场是唐人街内最早飘起美国国旗的地方(1846 年),也是最早宣布旧金山发现金块引发淘金热之处,更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所公立学校成立的地方,为此,这里有“唐人街心脏”之称。如今,这里被改建成一个公园,成为华人经常聚集的场所,早晨常见有老人在练习太极拳,白天变成一个小型儿童乐园,夜晚则有人在玩扑克牌、打麻将。走进公园,除了可以看到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纪念碑以及民主女神雕像,还可以看到包含中国生肖的六只动物(羊、虎、猴、兔、龙和蛇)雕塑的儿童游乐场。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下,夹杂着二代移民父母的关心嘱咐。

图片

哦对了,公园里还有一个四层地下停车库位于广场下方,每月平均可容纳5万辆车。听说是这里的华人为了能带孩子来野餐,特别要求当地市长动工的。为孩子着想,自古以来都是华人父母的“地基”。同时,公园背后便是美国西部的中心金融区,有旧金山最壮观的联合广场。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的距离不过是一街之隔。

再往前走,便是华人历史博物馆。漫步进入,不大的空间,内容和展陈却很丰富。可以看出为了让新一代的移民详细了解老一辈人的过去,以及想向美国主流社会展示自己文化多元性和特殊性,博物馆工作人员有多努力。早期华人移民的构成,以及他们如何在异乡生存与扎根,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接纳与排斥等一系列的事件,几乎能通过展品了解的一清二楚。

图片

比如其中的“纸生子(Paper Son)”。初听的时候,感觉很是新奇,以为是利用纸张制造假资料什么的,了解背后的历史后,才知道自身的理解其实已经八九不离十了。1906年,《排华法案》已经通过了好几年,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不少当地华人移民的出生档案,已经移民成功的华裔有苦说不出。有人悲伤也有人喜悦。无妄之灾让不少还没获得美籍的华人动了“歪心思”:对美国移民局声称自己就是在当地出生,由此获得美国籍。

图片

(纸生子身份档案)

其中一些人还会将自己的子女亲人接来美国,用同样招数“套上”美国籍,甚至还有人将自己的子女身份资料买给其他人,使大量华人得以持假身份移民美国。这批人便被称为“纸生子”。手段尽管有些卑劣,但企图被认同的心,又让人听了,不禁多了悲悯。也许一切都是想让被同等待遇罢了。

图片

四、尾声

熟悉的同胞也好,疯狂的嬉皮士也罢,或是靠着高冷科技实现梦想成为人上人,这些不过都是旧金山的组成要素。文字也终究不过是苍白的,看过之后只觉当时印象深刻。所以有机会的话,来这座真实又迷幻的城市走走吧。没准能找到你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