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社报道,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抢占了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导地位,为众多亚洲科技公司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从富士康这样的组装商到滴滴出行这样的应用程序,亚洲公司迅速成长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14年后,这些亚洲公司中的一部分又来到了另一个美国科技大牌特斯拉的身后。他们希望其在电动汽车领域能为他们带来好处,就像十多年前的智能手机一样。
正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的小米是最新加入的一个,其在3月份表示,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制造“智能电动汽车”,并在未来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约合649.56亿人民币)。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将领导该子公司。
今年年初,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宣布,将与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滴滴则与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有合作。
最有野心的可能是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组装商,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组装商。该公司计划在中国和北美建设工厂,预计在2023年量产电动汽车,目标是到2025年占据全球市场10%的份额。
富士康认定自己能够成功转向汽车行业,因为其智能手机生产的专业技术很容易应用到电动汽车上,这使他们能与成熟的汽车品牌抗衡。
全电动汽车比汽油动力汽车简单得多。它们不需要发动机、多速变速器或燃油喷射器等复杂的部件,而这些部件需要有几十年的专业制造能力才能批量生产。
富士康董事长兼CEO刘扬伟在最近一次采访中告诉日经记者:“有了电动汽车,我们就有了竞争的机会,因为汽车里没有发动机了。”取而代之的是电池和计算机芯片,这是智能手机制造商熟悉的领域。
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防御性的。智能手机市场日益饱和,这些公司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受此影响,富士康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2020财年净利润下降12%,至1017.9亿新台币(约合235.34亿人民币)。另一方面,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增长。
但亚洲科技巨头要想像在智能手机领域一样,在电动汽车上取得成功,还需要克服许多障碍。
其中一个问题是,他们加入竞争的时间较晚。特斯拉在2012年售出了第一辆量产的电动汽车Model S。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当年全球只有11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特斯拉当时唯一的竞争对手是东风日产的全电动汽车Leaf,丰田和大众等汽车巨头并没有太重视特斯拉的挑战。相反,丰田将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视为环保型汽车的未来。大众汽车在出现排放丑闻之前,还在投资柴油发动机。
9年过去了,世界变了。现在,每一家汽车公司都在争相改用零排放车型。他们面临着欧洲和中国严峻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还有一些国家即将实施化石燃料汽车禁令。
如果富士康和其他公司在几年前,当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沉睡时进入市场,他们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但现在,许多全球知名汽车品牌都在全力以赴地适应这种变化。
大众汽车在2025年前将投资350亿欧元(约合2739.87亿人民币)用于电动汽车。通用汽车表示,到2035年会销售零排放汽车。就连仍在电动汽车之前权衡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丰田,也在迅速改变。当地时间星期一,丰田宣布将推出15款新的电池汽车车型,并且还在研发更强大的固态电池技术,这是下一代零排放汽车的竞争目标。
除了这些公司之外,目前按市值计算,特斯拉是世界上增长最快、价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它还在继续投入巨资,并在欧洲建立了一家新工厂。
另一个挑战是,汽车生产所需的质量把控水平远高于智能手机。手机通常每隔几年就会更换一次,但大多数售出的新车会在路上行驶10年以上。
最后一个问题是,电动汽车目前仍然不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高昂的投资成本、更高的安全标准、严格的质量把控,以及与世界上许多大公司的激烈竞争,都是进入市场的巨大障碍。即使是享有先发优势、无需从“传统”投资和技术中转移的特斯拉,也用了17年的时间,才在2020年公布了全年的营业利润。其最近一个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5%,在汽车行业中属于较高的水平,但在科技行业中,则属于较低水平。
亚洲科技公司要想在电动汽车竞争中提高胜算,就需要注重与现有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
微软与通用汽车达成的交易就是一个例子。这家美国软件和云计算巨头在1月宣布,将投资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而不是像Alphabet子公司Waymo和苹果等竞争对手那样,在内部自主研发。微软将提供软件专业技术和云计算能力,而通用汽车将获得他们急需的研发预算。
富士康也在寻求合作。1月,该公司宣布将与中国吉利组建一家各占一半的合资企业,还正在寻求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达成类似协议。但克莱斯勒在与大众、通用和丰田等汽车巨头的电动化竞赛中稍显落后。
要想在电动汽车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富士康必须向现有汽车厂商证明,它是一个可靠且有利的合作伙伴,正如它向苹果公司证明自己的量产能力一样。如果富士康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会给其他亚洲大型科技公司开辟一条更宽广的电动汽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