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业内幕网报道,当新冠疫苗向公众推出时,监管者知道他们需要注意极其罕见的不良反应。虽然临床试验表明,这种疫苗在数万人中是安全的,但不代表对所有人都是安全的。
当欧洲监管机构宣布血栓可能是阿斯利康疫苗的罕见副作用时,他们的警惕性得到了回应。然后在周二(4月13日),美国监管机构建议暂停强生疫苗的接种,因为有六份报告称,在接受该疫苗注射的妇女中出现了相同类型的血栓现象。
阿斯利康和强生的疫苗共享一个平台:两者都是病毒载体疫苗,它们使用一种称为腺病毒的基因工程,用普通感冒病毒将新冠病毒基因引入体内。一些医学专家现在在想,这种技术本身是否会与出现血栓有关。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圣约瑟夫医学中心的医院医生维维克·切里安(Vivek Cherian)博士告诉商业内幕网:“为什么阿斯利康和强生会出现血栓,我们也不知道。也许,是和如何引入载体有关,因为这是和别的疫苗最大的区别。”
监管机构还没有发现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有同样的血栓问题,这些疫苗依靠的是不同的技术:刺激身体产生冠状病毒标志性蛋白之一的mRNA,从而刺激免疫反应。
但科学家们仍在试图弄清楚为什么只有某些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是年轻女性,会出现这些罕见的血栓,以及是否所有载体疫苗都可能引发相同的反应。
问题中的特殊血栓,中央静脉窦血栓(CVST),是在大脑中形成的,意味着它可以导致头痛或中风。平均每年,每百万人中约有5人发生这种情况。
到4月初,欧洲医疗官员已经确定了在欧盟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超过3400万人中有169例患CVST,即每百万人中有五例,与自然情况下血栓的发生率相同,所以研究人员并不确定是否由疫苗引起血栓。
但是,在接受强生疫苗接种的女性中也有出现CVST的报道之后,这种联系似乎开始变得更明显了。
监管机构还注意到,在所有与疫苗相关的病例中,有一种明显的共性。除了CVST,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也很低,这种情况有助于血栓的形成。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生物学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皮特·马克斯(Peter Marks)在周二的简报中表示:“在其他情况下,过去很少将这种低血小板和血栓的组合视为自身免疫现象,这是非常非常罕见的。”
在疫苗出现此类问题之前,这种组合主要与血液稀释药物肝素有关。在极少数情况下,服用该药的人产生与特定血小板结合的抗体,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血栓的影响。
在一项对11名在接受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后出现血栓的人进行的研究中,他们对该同一种血小板的抗体检测均呈阳性。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医学副教授彼得·古利克(Peter Gulick)告诉商业内幕网说:“是否有某种基于腺病毒的反应机制,以及是否以某种方式激活这些血小板,这就是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
在批准阿斯利康和强生公司的新冠疫苗之前,只有两种病毒载体疫苗被批准用于人类:2017年,中国批准了使用腺病毒的埃博拉疫苗,但该疫苗仅被授权用于紧急用途,因此很少有人会接种。美国和欧盟于2019年批准了另一种用于埃博拉的病毒载体疫苗,但该疫苗也未得到广泛使用。
出于这个原因,很难知道血栓是否可能是与一般载体疫苗相关的罕见问题,或者如果反应只是与阿斯利康和强生的疫苗中使用的特定腺病毒有关。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血栓根本与疫苗无关。
约翰霍普金斯医疗(Johns Hopkins Medicine)的药理学和分子科学部门主任南曼杰·邦普斯(Namandjé Bumpus)告诉商业内幕网:“我认为关于载体疫苗,血栓不是我们期望的。”
邦普斯补充说,腺病毒通常是无害的:在感染之前病毒就无效了,这样它们就不会在体内复制。它们也被设计成类似于常见的、自然发生的病毒,它们本身并不与血栓相关。
但疫苗中使用的腺病毒也不能太常见,因为那样的话,任何之前接触过它们的人都会在它们引发免疫反应之前将它们击退。为此,阿斯利康的疫苗使用的是只有黑猩猩才有的腺病毒菌株。同时,强生的疫苗使用一种改良的人类腺病毒,不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古利克说,有的特定的腺病毒可能会引起血栓,而别的可能不会引起血栓。疫苗的剂量也可能很重要: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高剂量的腺病毒载体可引起小鼠血小板计数降低。但是这种反应通常是在注射后的24小时内发生的,而在注射阿斯利康和强生公司疫苗后患CVST的人通常在两周内。
这表明该病不是由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导致正常的疫苗副作用,如疲劳或肌肉疼痛)触发的,而是由适应性免疫反应引起的,后者是负责产生抗体的反应。
注射阿斯利康疫苗后出现CVST的病例大多发生在60岁以下的女性身上,而强生的6个病例都是18岁至48岁的女性。
切里安指出,年轻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较高,这使她们总体上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同时,古利克指出,女性拥有更多的T细胞受体,这也可以促使免疫系统对外来入侵者做出积极反应。
切里安说:“我的猜测是,关键在于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在非常、非常有选择的一组个体中对该疫苗做出反应。”
但是邦普斯警告说,不要将血栓与任何特定的群体联系起来。
她说:“这只是一个如此罕见的事件,在这样一个小群体中。尽管认为它特定于某个子组有些诱人,但我们必须保持不能有偏见,只看数据。”
最终,她补充说,可能需要多年的研究才能确定为什么有些人在注射疫苗后会出现血栓。
邦普斯说:“我们有很多药物可以安全,放心地服用,即使经过数十年的使用,我们仍然一直在研究有关其作用机理及其对细胞的影响的信息。只是对于这些疫苗,这一切都在我们眼前实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