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作者Daniel Moss分析说,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近的讲话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全球公司税,而是美国在全球参与方面的新信息,实际上是要取代特朗普定义的“美国优先”。
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世界,可能已经厌倦了美国在海外发出的豪言壮语,这次,耶伦向他们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如果美国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那就不会是真正的全球力量。
至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是否买账,则是另一个问题。尽管许多外国官员欢迎美国针对疫情做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但是不太可能再对美国言听计从。
中国经济在去年年初暴跌后的韧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发挥至少同样强大的吸引力。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支撑其资本市场,虽然还不如美国,但中国债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
耶伦4月5日在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发表的视频讲话,是她今年1月就任财政部长以来首次在全球舞台上发表重要讲话,显然她正在准备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会议。参加这些会议的数百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从她担任美联储主席时就对她非常了解。但可能很少有人听过她这样讲话。
作为一名高级内阁成员,耶伦的新角色更具政治性。她也可以在比央行更大的画布上作画。众所周知,美联储主席们非常不情愿越过自己的职权范围。
耶伦45分钟的演讲,相当有说服力地阐述了美国为何需要广泛而有力的国际参与,其内容不仅涉及刺激措施和传统的福祉经济指标,而且将它们与医疗保健、少数族裔权利、提升女性地位、尊重多样性、技术的作用和全球不平等的腐蚀性力量等进步议程联系起来。
她也没有忘记向中国开火,“我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就像我们与中国的各方面关系一样,该竞争的竞争,该合作的合作,必须对抗的就对抗。”
耶伦小心翼翼地将类似案例与美国自身利益联系起来。如果特朗普和他的财政部长史蒂文·努钦的观点是“美国优先”,那么耶伦主义可以被描述为:我们当然同意美国优先,但我们必须通过把世界作为优先事项来保护美国。其他地方的问题迟早会摆到美国面前,然后美国不得不做出更大规模和更昂贵的反应,总不能任由它们溃烂。
多年来,我一直听着经济助手和央行行长们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很少能听到几位财政部长把宏观信息编入一个令人信服的战略框架。我想到的是澳大利亚前财长、后来成为总理的保罗·基廷、曾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不断角逐总理职位的安瓦尔·易卜拉欣,以及印尼财长斯里·穆尔亚尼·英德拉瓦蒂,英德拉瓦蒂有时会被提到可能是副总统的人选。
如果错过了关于美国金融外交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讲座,也不用焦虑。媒体对耶伦讲话的报道几乎全部集中在讲话结尾的一段文字中:她提出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
她把这场比谁最低的大赛说得一无是处。毕竟如果美国像政府提议的那样提高企业利率,美国就有可能被爱尔兰、卢森堡和新加坡等国削弱竞争力。
各国的回应是谨慎的鼓励。欧盟经济事务专员真蒂洛尼对“新一届美国政府与这种新的多边气氛,以及在全球舞台上合作的巨大可能性”表示欢迎,“主要结果之一可能是在全球税收方面达成协议。“
但情绪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协议,耶伦离终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问题上,亚洲国家还没有吭声。
耶伦面临的挑战是,她并不在没有对手的环境中作战。当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大肆鼓吹孤立主义言论时,中国并没有停滞不前。彭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二发布的预测计算得出,在截至2026年的5年里,中国将贡献全球GDP增长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美国将占到15%左右,其次是印度和日本,分别占8.4%和3.5%。
一度被谨慎看待的中国债券市场也开始变得流行起来,尽管它的影响力还不及美国国债。
除了中国,还有更多人怀疑美国承诺的严肃性。在我现在工作的新加坡,经济学家和高管们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说,很高兴听到美国关心全世界,但这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美国国内是否真的有几十年前开启“美国治世(Pax Americana)”那种广泛参与全球事务的愿望,毕竟当时在商业上和政治上,美国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还以教导的口吻补充说,别忘了,美国曾经选举了特朗普。谁能说不会有另一个像他一样的人呢?
要承认,导致特朗普在美国崛起的一些情绪并没有休眠。耶伦在演讲中提到了“中产阶级的空心化”,并表示,尽管“我们将贸易视为增长的引擎,但我们忽视了那些没有从中受益的人。”
耶伦尚未取消任何特朗普时代压制中国的重大经济举措,并表示她并不急于这样做。尽管耶伦一直倡导市场和自由贸易,但她对北京的立场将是时代的标志。中国在华盛顿几乎没有朋友,这与上世纪90年代耶伦在克林顿政府任职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耶伦支持的一项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的提议,在国会遭到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部分原因是担心美国的对手和朋友都将从中受益。作为该基金最大的股东,美国将付出最多。
遗憾的是,耶伦关于全球公司税的主张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如果认真倾听她对世界的看法,本可获得更多洞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