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BC报道,今年迄今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开始遏制企业债务增长。
周四(3月25日)中国褐皮书(China Beige Book)发布的第一季度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借款降至大约10年来最低水平。报告称,整体借贷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而大型企业的借贷则创下五年来新低。

中国褐皮书董事总经理Shehzad Qaz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考虑到与政府的关系,与政府有关联的公司是当局政策意图的“最佳信号”。该公司每季度都会对中国的企业进行调查。
经济学家指出,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相对较低,仅为增长6%,这让政策制定者有能力解决高债务水平等问题,而无需过多担心经济增长。在去年新冠疫情之前,中国曾试图遏制债务增长,但结果好坏参半。
尽管Qazi指出,还需要更多季度数据来判断中国是否已再次全面进入去杠杆化模式,但也有其它迹象表明,当局正试图控制债务。
安联(Allianz)周一(3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援引其子公司Euler Hermes的分析称,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债务与GDP之比升至285%,高于2016年至2019年期间251%的平均水平。
高级经济学家黄(Francoise Huang)周二(3月23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虽然该债务与GDP之比并未下降,但已经稳定下来。“稳定下来已经是一个好迹象,很可能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去杠杆化行动的目标之一。”
她指出,自去年10月以来,一项名为总融资的全国性债务衡量指标的增速已经放缓。
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10月份实体经济融资总额同比增长44.39%,但此后有所下降。二月份的数据显示增长了16.19%。
中国监管机构在过去几周就金融风险发出了警告,尤其是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在一份经济年度报告中表示,中国已经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没有发行相关债券计划。
这种支持率回落的一个担忧是,银行可能不会像新冠疫情期间那样热衷于向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而当时中国政府特别鼓励此类贷款。中国的主要银行都是国有的,更喜欢与国有企业合作,而不是风险更高的民营企业。但私营企业为中国的大部分就业和增长做出了贡献。
黄表示:“我认为政策制定者希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要关注这个去杠杆化的问题。但我觉得最后可能是所有类型的公司都会关注这件事情。”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 Service)副总裁兼高级信贷官诸蜀宁(Nicholas Zhu)表示,穆迪预计今年的贷款增长“将更加温和”,尤其是出台了房地产相关行业贷款的新限制。
他补充说,中国对2030年碳排放峰值的重视,将促使企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相关项目的融资需求。但他表示,鉴于中国太阳能企业过去的经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更加谨慎,其中许多企业已经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