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CTV新闻1月22日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周五表示,加拿大和拜登达成的共识将多于他们的分歧,他敦促人们“看开”美国新总统取消Keystone XL石油管道项目的决定。
特鲁多对拜登的决定感到失望,但他也对拜登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表示支持。特鲁多和加拿大政府已经制定了在未来三十年内减少碳排放的计划,包括增加碳税的建议。
特鲁多说,在拜登时代,两国仍然有很多共同的事业,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共同愿景方面。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加拿大并不总是会与美国保持完美的一致,任何一位总统都是如此。”
“在双方更加一致的地方,比如在价值观上,在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同时建立一个更好的未来的问题上,我非常期待与拜登总统合作。
特鲁多与拜登本周五的通话将是拜登上任后首次与外国领导人通电话,特鲁多承诺将表达加拿大对拜登决定取消输油管扩建的遗憾。
而且他承诺联邦政府将支持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因该决定而受到伤害的油田工人。
但毫无疑问,这场斗争还远未结束,尤其是如果阿尔伯塔省省长杰森·肯尼对此有什么看法的话。
肯尼周四说:“如果未能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我们呼吁加拿大政府对这种对加拿大最大产业的攻击作出回应,并承担后果。这不是你对待朋友和盟友的方式。”
白宫新闻秘书詹·普萨基周四表示,拜登认为,经济的蓬勃复苏不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普萨基表示:“他的记录向美国人民表明,他致力于清洁能源工作,致力于不仅是好的、高薪的工作、有工会支持的工作,而且是对我们的环境有利的工作。”
她补充说,拜登在巴拉克·奥巴马领导下担任副总统时反对Keystone XL扩建项目,奥巴马在2015年阻止了该项目,而作为总统,他仍然反对。
“他曾反对Keystone管道,他的观点一直是一致的,他在兑现他在竞选期间对美国公众的承诺。“
肯尼和该项目其他支持者,包括加拿大驻美国大使克尔斯滕·希尔曼认为,自奥巴马政府五年前取消该项目以来,该项目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总理办公室的通告,特鲁多周四与各省省长举行了电话会议,其中包括希尔曼的简报。
通告说,”总理重申他对Keystone XL的决定感到失望,并强调联邦政府已与新政府接触,支持该项目”。
一位熟悉这次通话的联邦官员为了讨论细节而不愿透露姓名,他说,肯尼和其他几位官员敦促特鲁多对拜登采取强硬立场。
不过,特鲁多坚称,加拿大已尽其所能改变他的想法,并呼吁省长们继续采取团结一致的加拿大团队方式应对美国新一届政府。
在本周传出该项目即将消亡的消息时,总部位于卡尔加里的TC能源公司透露,计划斥资17亿美元(约110亿人民币)为该管道建立太阳能、风能和电池供电的操作系统,以确保该管道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肯尼说,周三的决定甚至没有给加拿大一个沟通的机会,尽管希尔曼坚称,自5月拜登团队承诺取消该项目以来,她一直在与他们进行近乎持续的讨论。
拜登的决定在美国共和党内也有批评者。众议院少数派领袖凯文·麦卡锡称这是向气候活动家发出的表现“美德”的信号。
特鲁多还可能对拜登的购买美国货计划表示担忧,该计划旨在确保美国工人和制造商是其经济复苏战略的主要受益者。
拜登和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定于周五晚些时候在总统就他们的计划发表公开讲话之前,听取有关该复苏努力的简报。
同时,与特鲁多的通话预计将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以后进行。
背景:取消Keystone管道给加拿大生产商带来压力
拜登撤销了TC能源公司的Keystone XL输油管线的许可,给加拿大能源行业增加了压力,他们要为其最大的出口产品石油和天然气寻找新的市场。
拜登的命令有效地关闭了这个为期12年的跨境项目,该项目本来每天可以从阿尔伯塔省运送83万桶石油到内布拉斯加州,并最终到达墨西哥湾沿岸的炼油厂。
作为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的加拿大,要想将其稠密、粘稠的原油从内陆油砂运往美国炼油厂,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少。
加拿大和行业高管也在努力反驳关于开采油砂比其他一些类型的石油对气候破坏更大的说法。他们说,加拿大生产商通过减少使用燃煤发电和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来运营等措施,降低了碳排放。
拜登阻止Keystone XL的决定不会立即伤害加拿大的石油工业,因为在大流行期间,生产和需求已经下降。近年来,生产商增加了通过铁路运输到美国的原油数量,减少了对Keystone XL的需求。
但该项目可能的消亡凸显了加拿大对美国出口原油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根据加拿大政府的数据,加拿大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委内瑞拉和沙特阿拉伯,但其抽出的大部分石油被送往美国的炼油厂,而美国购买了加拿大98%的石油出口。
加拿大的能源行业正在推动更多进入中国和印度不断增长的市场,寄希望于明年建成一条从阿尔伯塔省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的管道。
分析师表示,Keystone XL的失败使得跨山管道更加重要。
特朗普政府对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制裁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减产,也提高了海外重质原油的价格,增加了加拿大便宜的原油在美国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