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美将在贸易战中开启新战线,周二开始都向对方商业船只征收新的港口费用

Politico报道,中美贸易战从脆弱的停战走向赤裸裸的较量,即将开辟一条新战线,两国互相提高商业船只的港口费用。

该图片由Bellergy RCPixabay上发布

在特朗普因中国对关键矿产资源出台新控制措施,而威胁实施100%的关税和新限制之际,中国交通运输部周五宣布,将对中国拥有和运营的船只征收与美国政府计划一致的港口费用。

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远远少于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因此这些新费用对美国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北京决定征收这些费用,凸显出自2月起始于关税增加的中美贸易冲突,已经蔓延到此前未受波及的经济领域,也使得在11月10日达成中美贸易协议前的谈判局势更加紧张。

“这只是象征意义——每年靠港中国的美国船只中,美国船旗的不到1%,所以这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影响,”总部位于上海的供应链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的高级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表示。“但这表明,北京将对美国针对中国的每一步行动作出回应——如果美国制裁一家中国公司,他们也会制裁一家美国公司。如果我们对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他们也会这么做。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谁也没料到的全新阶段的贸易战争。”

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国的港口费用将有助于推动美国造船业复兴,并减少美国对中国船运商的依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为这种依赖存在风险。

主要的海运公司已表示计划自行吸收这些新增成本。但美国零售商、制造商和航运专家警告,这种做法可能只是暂时的,最终仍可能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更高的成本将进一步加剧航运行业的压力。

这个行业承担着全球超过80%的贸易运输,早已受到特朗普全面关税政策的严重冲击。

从下周开始,中国拥有或由中国公司运营的船只在美国港口卸货,每吨将被征收50美元的费用,并将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增加30美元。此外,非中国公司但使用中国制造船只的运营商也将被收取费用。

中国方面的反制性港口费用也将逐年递增,到2028年最高达到每吨157美元。

“在全球贸易本就承压的背景下,这些费用有可能损害出口商、生产商和消费者的利益,”非营利航运行业倡导组织世界航运理事会主席乔·克拉梅克表示。

代表美国海运行业的一个企业游说组织表示,成员公司正准备应对供应链方面的问题,以及来自费用和合规监管要求带来的更高成本。

这些新惩罚性措施,源于去年五个美国工会提出的一项请愿,引发了一项贸易调查。调查结果认为,中国的海运与造船政策对美国行业造成了损害,而这个行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在下滑。

“如果目标是重振美国造船业,我们认为应当把重点放在其他方式上——单靠对中国船只征收费用解决不了问题,”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供应链与海关政策副总裁乔纳森·戈尔德表示。这个组织总部位于华盛顿,代表着零售业公司。

不过,支持港口费用的人士则认为,这些措施是帮助恢复美国海运主导地位的一部分。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为美国航运公司制定财政激励计划。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与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协会——去年提交请愿的两个组织,周五对调查最终结果表示赞扬。

“美国的造船业与海运业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政策制定者一直忽视这些行业的严重衰退,也忽视了中国为主导这些行业所采取的行动,”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他们接着说:“从供应链、造船厂、港口到船只本身,美国必须恢复这些能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救济措施将有助于让国家走上更好的道路。”

协助上述工会推动请愿的咨询公司Wessel Group总裁迈克尔·韦塞尔表示,工会一直敦促政府确保港口费用足够高,从而削弱中国船只的竞争力,并推动对美国船只的需求。

“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些费用真正起到威慑作用,”韦塞尔说。

这些港口费用可能进一步恶化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已经紧张的关系,而距离美中设定的11月10日达成新协议的最后期限仅剩数周。

自今年5月以来,两国政府一直在进行谈判,起因是特朗普短暂地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三位数,但在核心问题上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作为回应,中国已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暂停购买美国大豆(对中西部农民构成重大打击),以及对美国船只征收新港口费用。

中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周日发表声明称,对美港口费用的反制“属于必要的防御性措施,旨在维护中国企业和行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而根据海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分析,美国对中国船只征收的港口费用预计对航运业的影响更大。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国有航运企业中远海运、丹麦的马士基和法国的达飞海运在内的全球前十集装箱运输公司,到2026年底将因此共计损失32亿美元。

“美国的贸易政策现在确实开始伤及一些企业,虽然比如欧洲的一些公司还能吸收这些成本,但中国的一些公司就不行了,”海运咨询机构Drewry Supply Chain Advisors负责人菲利普·达马斯表示。“中国可能会提供补贴,或者进行进一步报复,而这并非政府的初衷。”

根据Drewry的数据,一些美国公司也将因运营中国制造的船只而面临数百万美元的费用。

总部位于瑞士的地中海航运公司以及法国的达飞海运等行业巨头,正紧急更换为非中国制造的船只。达飞海运称这一过程为“舰队和运营调整”,以便在继续服务亚美航线的同时避免新收费。

“整个行业对如何准备应对这些新规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航运公会秘书长托马斯·卡扎科斯表示。“为了规避过高的风险和成本,运输商可能选择绕开美国港口。”

中远海运作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承运商、亚洲最大航运企业,将无法避开这项收费。根据Drewry的数据,这项新规将使每艘中远海运船只在满载1万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情况下增加约350万美元的成本。预计中远海运在第一年将为美国港口支付约7亿美元费用,而其总部位于香港的子公司东方海外则将支付约4亿美元。

中远海运尚未回应置评请求,但公司上月在一份声明中承诺将继续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航运分析师表示,中远海运及其他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对美航运量,以规避相关费用。

“这些费用无疑会限制进入美国的货运能力。运力减少,意味着运费上涨,也就可能在圣诞节期间出现货架空空的情况,”海事战略中心研究员、国际集装箱航运专家约翰·麦考恩表示。

“接下来可能有整整一年或更长时间,集装箱运输量将出现两位数下滑。这将直接影响码头工人,”麦考恩说,“运输这些货物的卡车司机、仓储人员——所有接触这个流程的人都会受到冲击,会有岗位流失。”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