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拒购美国大豆,已成为美国农民面临的重大危机

本文刊发在纽约时报,作者是阿兰·拉珀波特。

在九月一个多风的早晨,乔什和乔丹·加克尔紧紧围在一起,讨论着困扰他们北达科他州大豆农场的危机。

在这个有着76年历史的农场上,第一次,他们最大的客户——中国,停止了采购大豆。他们经营的2300英亩大豆农场预计将在2025年亏损40万美元。那些原本会被收割后出口到亚洲的大豆,如今将堆积在巨大的钢制储仓中。

自从特朗普在二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北京作为反制,已停止采购所有美国大豆。

这对北达科他州的农民带来了严重打击。此前,该这个州超过70%的大豆出口到了中国。如果中国不在贸易协议中同意恢复采购,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农民将面临巨大损失,这种局面可能导致全美范围内的农场破产和查封。

中国不愿采购美国大豆和其他农产品,预计将成为本周中美官员在西班牙举行新一轮经济谈判中的核心议题之一。

这轮谈判由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导,特朗普任命他为主要谈判人,负责与中国达成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议。如果谈判成功,不仅会为特朗普加分,也可能让贝森特本人在经济上获益。

贝森特拥有北达科他州上千英亩农田,价值高达2500万美元。这些土地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而州的大部分农产品都出口到中国。据他的财务披露文件显示,这些投资每年可为他带来高达10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

不过,贝森特是前对冲基金经理、身家上千万,他的命运并不像那些家庭农民那样被中国市场所左右。这些农民正努力寻找大豆的销路,拼尽全力维持财务不崩盘。

对北达科他州的农民来说,高利率、高投入成本和价格下跌的三重压力,令人想起20世纪80年代那场让美国农业陷入低谷、导致大批农村地区空心化的农业危机。

“现在的压力比那时候还大得多,”44岁的乔丹·加克尔在采访中说,“如果这种局面继续维持下去,我们将看到像当年那样的农场查封潮。”

站在几周后即将收割的大豆田前,他接着说:“这一切完全没有必要。美国并不是被谁逼着走上这条路的。”

在正常年份,美国种植的大豆中超过一半会出口到中国。其中约70%的北达科他州大豆通过铁路运往太平洋西北部的港口,再出口到亚洲。

但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改变了这一格局。在他以中国的经济做法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北京也实施了反制关税。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中国对美国产大豆征收的关税总额已达34%,使得美国大豆的价格高于中国从巴西购买的大豆价格。美国农民还认为,中国故意拒购美国大豆,是在向特朗普政府施压。

对依赖能源和农业的北达科他州来说,农业部门遭受打击,不仅可能导致土地价值下滑,还可能使小镇失去投资动力。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成本仍在持续上涨。

“化肥、化学品、土地、设备等各项投入成本都在上涨,”50岁的乔什·加克尔说,他是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而大豆价格却在下跌。”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北京大幅削减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借此在贸易谈判中争取主动权。

在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后,这一决定也带有明显的政治考量:美国农民大多集中在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州,通过打击农业可以动摇他的基本盘。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快结束时,美中双方最终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其中包括北京承诺采购大量美国农产品。但在疫情破坏了中美关系后,这一承诺始终未兑现。

特朗普进入第二任期后,他的高级经济官员曾承诺,在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展开关税战的同时,会保护美国农业。

今年八月,特朗普公开呼吁中国增加对美国大豆的采购,直接向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喊话。

“我们伟大的农民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大豆,”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文,敦促中国将采购量提升四倍。

白宫的关注让北达科他州的农民一度看到希望,以为协议即将达成。但谈判毫无进展。随着大豆收割季即将到来,他们警告局势正变得日益严峻。

“我感觉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来自北达科他州达齐的37岁农民贾斯廷·舍尔洛克说。

舍尔洛克同时还是北达科他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他表示,当地银行已开始收紧对农民的贷款条件。这将使农场明年难以购买新设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也增加了农场倒闭的可能性。

“如果未来几周无法达成协议,我觉得这个原本希望只持续一年的问题就会演变成多年困局。”舍尔洛克说。

他还表示,这一僵局尤其令人痛心,因为美国用了整整40年时间,围绕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建立起大豆产业,“我们是不是会因为这场贸易战而失去一代农民?我觉得我们正快速接近这个结果。”

白宫官员一直在考虑推出联邦援助,以在当前困境下支持农民,就像他们在2019年贸易战期间所做的那样。

自从特朗普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后,今年美中高级谈判代表已多次会面。5月份达成的一项协议将关税降至30%,但在其他关键领域,如知识产权盗窃、对敏感美国产品(如芯片)的出口管控以及进入中国市场等问题上,双方依然分歧严重。

“你看到的就是中国显然在秀肌肉,试图迫使我们让步,”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说,“我们明白他们的策略。谈判仍在进行中。”

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其中的角色也引发了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因为他在北达科他州拥有数千英亩农田。

在今年一月的提名听证会上,贝森特表示,他会亲自敦促中国官员履行2020年与特朗普签署的贸易协议中承诺采购的农产品。

他提到,自己周末还会收听农业电台,向议员承诺,如果美国的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他将坚定支持农民。

“我们家也从事农业,种植大豆和玉米,所以我对此非常敏感,也非常了解。”贝森特说,“美国农民一直很忠诚,90%的农村选民支持了特朗普。所以他们应该知道,总统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

按照政府道德规范的相关协议,若高级官员的联邦工作可能直接影响其资产价值,他们必须出售相关资产。贝森特本应在今年出售其农田。

但联邦道德办公室上月表示,贝森特并未完全履行协议中要求他剥离财务资产的内容。在致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一封信中,道德办公室合规事务副主任戴尔·克里斯托弗指出,贝森特有“个人责任避免采取任何可能造成实际或表面利益冲突的行为”。

收到警告后,贝森特承诺将在12月15日前完全遵守道德协议。财政部未就贝森特是否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回避相关事务发表评论。一名发言人表示,贝森特目前正处于出售涉事农田的最后阶段。

北达科他州的土地经纪人和拍卖商表示,并不知情贝森特正在出售这些农地,尽管不排除他私下进行交易的可能性。

在短时间内出售如此大量土地是否可行,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他农场的租赁合同类型、由谁运营、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家庭农场是否有能力买入。

中国拒购美国产大豆,很可能使贝森特更难出售他的农田。尽管过去十年,北达科他州的农地价格年均上涨超过10%,但由于利率高企、大豆和玉米价格下跌,土地价格预计将趋于平稳甚至下滑。

“如果是我在卖地,我会希望尽早挂牌出售,”法戈的约翰逊拍卖与地产公司老板史蒂夫·约翰逊说,“中国现在可不买大豆。”

失去来自中国的订单,正对整个大豆供应链造成干扰,波及粮食仓储站、大豆压榨厂,以及横贯全美运输大豆的列车系统。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大豆种植者将被迫储存他们收割的大豆,以避免在市场极度低迷时亏本出售。他们已经在紧急寻找额外储存空间,比如白色塑料袋或备用仓,以保存大豆,等待市场回暖。

在北达科他州经营大型粮食仓储站的Arthur公司,凯文·卡雷尔正加紧建设更多临时仓储设施,可容纳多达700万蒲式耳的大豆,这些大豆将堆放在沥青地面上,用防水帆布覆盖保护。

他还计划加快对其他国家的玉米出口,以腾出更多仓储空间给大豆。如果与中国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大豆出口商将不得不降价,并寄希望于其他国家会因此而增加采购。

“市场上没有可以取代中国的位置。”卡雷尔说。

中国尚未彻底关闭采购美豆的大门。近几周,中国官员已到访华盛顿和北达科他州,讨论未来可能的采购事宜。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农业商务与应用经济学教授比尔·威尔逊表示,中国希望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尽可能不受限制,以便在发生码头工人罢工或其他干扰其从巴西采购的大豆的意外情况时,能继续从美国获得供应。

但中国似乎不愿轻易放弃其对美国农业的筹码,而美方也不容易恢复过来。

“我从未见过像现在这样严重的农业产业动荡。”任教43年的威尔逊说,“这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时期。”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