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金融时报:美国毕业生失业率大增,但主要影响了男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刊发于金融时报,作者约翰·伯恩-默多克是《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兼首席数据记者。他每周撰写“数据点”专栏,运用统计数据和图表深入探讨当今最紧迫的问题,涵盖经济、气候变化、社会问题和医疗保健等方方面面。

过去一年,近期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显著上升,成为讨论最为热烈的经济趋势之一。从美国到英国乃至其他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失业率首次超过整体失业率。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大学教育价值和人工智能角色等诸多问题的讨论。

但这一总体趋势掩盖了更深层的细节。一旦深入分析,就能看出这些叙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情况。

从美国每月的详细就业数据来看,第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几乎完全集中在年轻男性中。

过去12个月里,美国男性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从不到5%急剧上升到7%。而同期,美国女性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保持不变,甚至略有下降。

最令人震惊的是,刚毕业的年轻男性目前的失业率,已与没有大学学历的同龄男性持平,大学学历带来的就业优势完全消失。

这是怎么回事?

乍一看,这似乎与“人工智能引发失业浪潮”的理论不谋而合。科技行业迅速、积极地采用生成式AI,让大量年轻男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特别容易受到冲击。

因此我们可能会预期,AI冲击首先会体现在男性应届毕业生中。

但进一步分析各行业的具体就业情况后,发现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说法。此前广为关注的美国初级程序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招聘缩减,在最近几个月已出现明显反弹。

事实上,与生成式AI时代之前相比,初级编程岗位的就业情况目前已领先于整体经济。

这表明,2023至2024年科技行业初级岗位的招聘缩减,并不完全是AI取代就业的结果,更可能是疫情后招聘潮退去后的调整。

如今,初级软件开发岗位的招聘正从低谷中回升。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AI没有替代编程工作,而是可能正创造了与淘汰相当数量的新岗位。

如果说生成式AI引发的“就业末日”无法解释男性毕业生的困境,那原因可能出在哪里?

从所有行业来看,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老生常谈的现象:女性更倾向于从事医疗行业工作,而这个行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大幅增长,似乎并未受到那些普遍困扰男性主导行业的周期性冲击,即便是在毕业生层面。

过去一年,美国女性毕业生新增的13.5万个工作岗位中,近5万个来自医疗行业——这一数字是男性毕业生同期新增就业总数的两倍多。老龄化人口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对自动化的相对抗压能力,使得医疗行业在动荡中依旧稳定。

或许,“学会看护”将取代“学会编程”,成为新一代择业建议。

不过,尽管年轻女性目前似乎更善于应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动荡,但没有理由认为这种优势会一直持续下去。

美国近期的研究发现,在职业被生成式AI取代的风险上,女性甚至略高于男性。如果AI真的开始大规模取代初级白领职位,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高度参与,反而可能让她们受到更大冲击。

尽管律所和咨询公司的合伙人职位多为男性,但初级员工却大多是女性。而即使医疗领域的直接照护岗位短期内安全,但后台岗位是否同样稳固还难以确定。

如今,大学学历就业优势的流失,对男性来说似乎是更加紧迫的问题。但政策制定者不应将其视作性别问题,而应认真考虑这一趋势可能在更广泛人群中扩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