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愿景,一个世界、美中俄三大强权?

纽约时报的新闻分析指出,特朗普最近的言行表明,他可能希望达成一种安排,让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各自主导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特朗普来说,任何时候都是做交易的好时机,但现在与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人打交道,交易时机尤其成熟。

上周,特朗普表示希望与俄罗斯实现贸易正常化,似乎是在减轻莫斯科结束与乌克兰战争的压力。

同时,他敦促中国领导人给他打电话,这样好限制他自己引发的全球贸易战影响。

“我们都想做交易,”特朗普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但我就像一家巨大的商店。这是一家巨大而美丽的商店,所有人都想来这里购物。”

一些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可能心中设想的是一项更大的计划,涉及俄罗斯和中国,那将是一笔终极交易。

他的言行表明,他可能设想的是一个由所谓三个大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各自主导所在区域的世界。

这将是19世纪帝国统治风格的回归。

特朗普曾表示想从丹麦手中拿下格陵兰岛,吞并加拿大,并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这些扩展美国在西半球影响力的举动,是他试图在美国“后院”建立势力范围的最明确迹象。

他批评盟友,谈论要从全球撤军。这样可能会让俄罗斯和中国受益,因为两国都希望削弱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安全存在。

特朗普经常称赞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说他们是强大而聪明的人,是他的亲密朋友。

为此,特朗普一直在尝试促成潜在的和平协议,让俄罗斯正式控制部分乌克兰领土,同时让美国获得进入乌克兰矿产资源的机会。

批评者表示,这一协议实际上等同于瓜分乌克兰,就像帝国时代的大国所做的那样。

上周,特朗普和普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通话,讨论了乌克兰问题。

“谈话的语气和氛围非常好,”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国际政治教授莫妮卡·达菲·托夫特表示,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领导人都在追寻“更自由、更辉煌,想象中的过去”。

她在《外交事务》杂志的一篇新文章中写道:“主导和扩大势力范围,似乎能够唤回逐渐消逝的辉煌感。”

“势力范围”这个术语起源于1884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欧洲列强在会上制定了瓜分非洲的正式方案。

一些密切观察特朗普的人士,包括他第一任政府中的官员,提醒人们不要觉得他的言行是一种战略考虑。他们认为,虽然特朗普可能在一些议题上抱持强烈且长期的立场,特别是在移民和贸易方面,但他并没有一个关于世界秩序的总体构想。

不过,也有迹象表明,特朗普以及他的一些助手。可能正以往昔帝王构建势力范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美国外交政策历史学家斯蒂芬·沃特海姆表示:“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特朗普想要在西半球扩大美国公开的势力范围。”

但即便是超级大国,在后帝国时代建立势力范围也并非易事。

上个月,加拿大选出反特朗普的总理马克·卡尼。他领导的自由党原本在选举中处于劣势,直到特朗普对加拿大发表激烈言论。

格陵兰是丹麦的自治领地,当地领导人已经拒绝美国控制的想法。

中国官员则威胁要阻止一家香港公司将其在巴拿马运河经营两个港口的业务出售给美国投资者。

华盛顿智库斯廷森中心的中国问题分析人士孙云表示:“中国不会轻易在西半球放弃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奋力一搏。”

尽管如此,特朗普和他的助手仍在努力扩大美国从北极圈到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影响力。

本月,卡尼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特朗普表示加拿大“不是待售品”,特朗普回应说:“永远别说永远。”

3月,万斯访问了美国在格陵兰的一个军事基地,重申特朗普想要拿下这片领土的愿望。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上任以来的两次最重要出访都前往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这并非巧合。

在萨尔瓦多,卢比奥与强人领导人布克尔谈判,促成在那里监禁被美国政府驱逐的移民,实际上建立了一个美国的“惩戒殖民地”。

卢比奥还向巴拿马施压,关注港口的中国存在问题。

作为佛罗里达州参议员,卢比奥在2022年7月的一场听证会上表示,更加关注西半球“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他说:“地理位置很重要,因为邻近性很重要。”

在3月下旬访问苏里南时,有记者问卢比奥,美国政府官员是否曾讨论建立势力范围,也就是与其他超级大国协商划定各自势力范围,包括在亚洲的存在。

卢比奥的外交政策立场比特朗普更传统。

他表示,美国将维持在亚洲的军事同盟关系,这些联盟让美国得以在地区驻军。

“我们不谈势力范围,”他说。“美国是一个印太国家。我们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都有关系。我们会继续维持这些关系。”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在乌克兰战争上的做法符合势力范围的概念。美国正与另一个大国——俄罗斯——讨论如何划定一个较小国家的边界,并试图控制乌克兰的自然资源。

特朗普提出的和解条件大多有利于俄罗斯,包括美国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以及默认俄罗斯占领乌克兰东部大片地区。

本周,特朗普甚至似乎放弃了让俄罗斯立即与乌克兰停火的要求。此前,他让乌克兰签署协议,允许美国公司获得矿产资源的准入权。

特朗普支持者认为,他提出的和解方案反映了现实情况,因为乌克兰正艰难地试图赶走俄罗斯占领军。

但特朗普对普京和俄罗斯的赞扬,以及他对美国在北约作用的持续质疑,让欧洲国家对美国在其地理势力范围内的存在可能减弱感到担忧。

台湾和亚洲安全问题也存在类似担忧。多年来,特朗普对台湾提出了足够多的批评,同时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赞美也够多,这使得台湾和美国官员都在担心,他是否会在对台军售支持上动摇,这项支持是由国会法案规定的。

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这个协议是否会超越关税,涉及台湾问题以及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目前仍是未知数。

孙云表示:“北京非常希望能与美国就势力范围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而台湾将是中国最优先关注的核心。”

特朗普政府官员并未明确说明,如果北京入侵台湾,美国会在多大程度上进行防卫。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科尔比被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问及,为什么他在防卫台湾的问题上的立场最近似乎“变软”了。

科尔比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的生死攸关利益”,并强调了对亚洲含糊其辞的承诺:“对美国而言,最核心的利益是阻止中国在地区实现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