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正推进对中国船只在美国港口靠岸征收费用的计划。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四公布,拟对中国拥有和运营的船只征收高额费用,并对由非中国运营商使用的中国制造船只征收较低费用。
船只将按每次赴美航行征费,而不是每次靠港征费,这比早前的提案有所放宽。早期版本曾遭到众多行业的强烈反对,警告可能会对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严重成本压力。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天表示,每艘船每年最多征收五次费用。
六个月后,中国船东和运营商每次赴美航行将被征收每净吨50美元的费用,未来三年每年将增加30美元。非中国运营商使用中国制造船只时,也将在六个月后开始按净吨位或集装箱数量计费,起始标准为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
此费用将在之后三年中每年分别增加5美元或相应的集装箱比率。
这一费用计划是在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约一周后出台的,命令要求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以及多个联邦机构负责人,制定重振美国造船和海运劳动力的计划。
去年作为国会议员时,沃尔兹曾共同提出一项两党法案——《美国繁荣与安全造船和港口基础设施法案》,以促进本国造船业和扩大悬挂美国国旗的商业船队。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港口费用计划,是在去年3月由拜登总统任内启动的一项调查基础上制定的。贸易代表在今年1月认定,中国在海运、物流和造船领域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
中国的船舶产量全球最多。根据数据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中国船厂在现有集装箱船中占比近29%,在订单中的集装箱船中按运力计算占比高达70%。中国还在集装箱和岸到船起重机的制造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行业反对,美国贸易代表决定不按企业未来购买中国船只的订单来征收费用。贸易代表还表示,一旦承运人能提供购买美国制造船只的订单证明,针对该船只的费用和限制可暂停最多三年。
这些新费用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航运和物流巨头中远集团,这家公司是全球运力最大的航运企业。费用同样将影响大型非中国公司,如丹麦的马士基和总部位于瑞士的地中海航运公司,这些公司从中国船厂购买了大量船只。
美国贸易代表还表示,将对外国制造的汽车运输船按其载车能力征费,六个月后开始,起始费用为每辆汽车单位150美元,目的是鼓励使用美国制造的汽车运输船。
对于空船赴美后装载出口大宗商品的航次,以及五大湖、加勒比海和美国属地之间的航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不征收费用。
此外,机构还表示,三年后将开始对使用外国船只运输液化天然气设限,并在接下来的22年内逐步加严限制,以鼓励在美国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