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尽管市场剧烈动荡,但是散户仍在逢低买入,他们中很多人只经历过牛市

彭博报道,关税动荡已经彻底打乱了整个华尔街的投资策略。但远离曼哈顿,在内华达州的沙漠里,布兰登·阿内特仍坚守他一生以来奉行的散户交易信条:逢低买入。

“我一直在买入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英伟达、博通和亚马逊,”这位居住在拉斯维加斯、31岁的散户说。他把这轮市场抛售称为“短期的波动,希望带来长期收益”。

阿内特在2023年辞去医疗行业的工作,转而专职炒股。最近几周,他通过减少支出来投入更多资金。

尽管2025年开年以来股市走势动荡,但阿内特并不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散户投资者。很多人正在利用市场的剧烈波动,买入他们最喜爱的公司股票,无视关于经济衰退的警告,反而把市场下跌视为低价买入股票的机会。

以克雷格·萨顿为例。他正在检查四口之家的家庭预算,看看能从哪里挤出资金,用来增持他持有的ETF。

“我都在沙发垫缝里找零钱来投资了,”这位49岁的顾问在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家中表示。“从长远看,这些情况确实令人害怕,但股票的价格简直就像打折一样。”

像阿内特这样的散户交易者,为何在被视为史上最剧烈的市场动荡时期仍然敢于入市,原因并不复杂。40岁以下的人在成年后只经历过牛市,从2009年金融危机废墟中出现的牛市开始。阿内特那时还只是初中生。

那轮牛市持续了11年,是史上最长的一次。尽管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关闭,这轮牛市迅速结束,但随后的熊市却是史上最短的,仅33天,就为投资者带来了历史上最好的买入机会之一。

“股票永远涨”的信仰

如此迅速的反弹使整整一代投资者习惯于将市场下跌视为打折促销。同时,像戴夫·波特诺伊这样的流行文化股市推介者,在疫情后市场飙升期间宣传“股票只会上涨”的口号,也助推了这种观念。

“这是他们对市场运作的理解方式,因为在他们的一生中,市场确实就是这样运作的,”威廉与玛丽学院经济学副教授、金融咨询公司Financial Insyghts总裁彼得·阿特沃特说。“我们从历史中知道的是,越多人按照过去的经验推演未来,整个体系就越脆弱。”

4月3日和4日,标普500指数大跌,创下自2020年以来最差的两个交易日。这是因为特朗普宣布将对大多数美国贸易伙伴征收关税,试图摧毁全球贸易体系。在随后的交易中,指数跌至接近熊市的边缘。然而,仅仅在这些关税生效13小时后,特朗普就暂停了征税,这个他曾坚称绝不会做的举动引发标普500指数单日暴涨9.5%,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

在Robinhood和富达等券商平台上交易最活跃的公司,损失相当惨重。美光科技下跌了19%,特斯拉、苹果和Meta都跌超9%,亚马逊下跌近8%。截至周一收盘,标普500指数市值蒸发超过2.2万亿美元。

尽管股价在几个月前还创下新高,但很显然,股价也可能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

投资者若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于2000年3月达到峰值前的两年中,买入了那轮大约300%的涨幅,并在随后的熊市反弹中继续加仓,就必须等待超过15年,这个指数才重新回到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点。

为反弹做好准备

“如果你在二十多岁开始投资,并经历了新冠疫情后的反弹;如果你四十多岁,就经历过次贷危机后的反弹;如果你六十多岁,还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后的反弹,”阿特沃特说。“你已经习惯于把任何下跌都看成是短暂的。”

公平地说,自二战以来,除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外,股票在每一个滚动的10年周期中都实现了上涨。这使得那些能够等待几十年再动用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持续买入。

“在那些负面事件发生时,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觉得我们永远都走不出来,”阿内特说。“但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主要股指最终都会反弹到历史新高,甚至更高。”

尽管这话在过去确实成立,但也有迹象表明当前的混乱可能持续下去。特朗普混乱无序的贸易政策,导致华尔街多家机构的经济学家纷纷上调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概率。长期国债和美元与股票上周一起大跌,这种局面十分罕见,因为通常在股市剧烈波动时,投资者会涌向美国债券和货币避险。但现在的情况似乎是资本正在流出美国。

“各年龄段的美国投资者都认为美国是全球资本的避风港,”阿特沃特说。“但这个观点可能不再成立,这是美国人必须重新思考的根本性转变。”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截至周一收盘,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征收关税以来,散户投资者已经向股市投入了177亿美元。但进入本周后买入力度趋缓,根据全球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师的说法,截至周二交易的第一个小时,净买入额仅约13亿美元。

在芝加哥地区,41岁的Thy Vu 正在加仓英伟达和Tempus AI公司,他押注这些股票会反弹,从而能帮助妻子在伊利诺伊州的农场购买牲畜。

“这是个疯狂的市场,但也是一个可以迅速获利的市场,”这位从事销售与市场分析的投资者说。他正在交易期权,并“每天都在买入英伟达”,目前对这家公司的投资已约达5.5万美元。

华尔街的警告

这种毫无保留的乐观情绪,与华尔街大机构发出的警告形成鲜明对比。美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基金经理们的看空程度达到了30年来的高点。

由迈克尔·哈特内特带领的策略团队在报告中写道,他们对宏观环境“极度看空,但对市场本身还没到极限”。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警告“前方是风暴之海”,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则表示,近期的市场下跌“影响到数以百万计普通人的退休储蓄”。

股价剧烈波动的压力,让一些曾靠近年反弹赚到大钱的散户投资者决定退出。

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Peter Trang,是一家亚洲食品包装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今年初损失超过30%后,将杠杆ETF换成了这些ETF所跟踪的标的公司,账户一度损失达12万美元。

“我现在更加谨慎了,”他说。他正在进行一项企业收购来扩大公司规模,这也让他不用整天盯着屏幕上的亏损。“现在你是可以逢低买入,但我感觉在这90天内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回调。这不会是V型反转,更可能是一个Z字形走势。”

还有一些人则继续保持观望态度。住在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附近的IT高级经理库马尔·滕卡亚拉,在401(k)账户中持有英伟达和特斯拉,但他正在等待市场趋稳之后再投入更多资金。

“在股市上涨时谁都能赚钱,”这位52岁的投资者说。他回忆起在第一份工作中,有同事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当时他们还劝我买AOL或者别的股票,结果市场崩了,他们几乎损失了全部净资产。我可不想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