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华尔街日报:朝鲜军队在乌克兰战争中提升了作战技能,但可怕的素质是对生命的漠视

华尔街日报报道了朝鲜军队协助俄罗斯军队在库尔斯克做战的情况,战斗经验教会了朝鲜军队现代战争战术,再加上意识形态的热情,最终成为乌克兰军队的重要对手。

一开始,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典型的俄军进攻。滑翔炸弹击中了乌克兰第225独立突击团的掩体,随后敌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分小队推进。

步兵持续不断地从田野和森林中涌来,数量之多使乌克兰军队难以支撑,被迫撤退到河对岸。

但2月份这次位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斯韦尔德利科沃村的战斗却有些不同。

当乌克兰军队在对岸重新布防时,他们监听敌方的无线电频道,听到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语言——对方在讲朝鲜语。

乌克兰军队目前大多已撤出库尔斯克地区,而这些决定性战斗表明,朝鲜部队以极快速度提升了自己过时的战术,适应了自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

朝鲜军队在去年12月首次上战场时,成编队行动,没有炮火、无人机或装甲车辆的支援,成为乌克兰守军的靶子。

到2月份,他们不仅展现出数量上的优势、身体耐力以及在火力下前进的决心,还提升了战术素养,比如小组作战,以及配合俄军全套武器系统——从滑翔炸弹、火炮到爆炸无人机。

他们与俄军的配合也更加紧密,朝鲜士兵完成进攻后,通常会由俄军接管阵地。

“他们不停地向前推进,推进,再推进,”第225团团长奥列赫·希里亚耶夫说,他的团自去年8月乌克兰进入俄罗斯领土以来,一直在库尔斯克地区作战。“我们只有一个连驻守在那里,而他们却以营为单位发动进攻。”

乌克兰战争使西方掌握了如何战略性使用现代装备,如无人机等技术经验,而这些战斗经验也让朝鲜部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战锻炼。

这些经验如今可以带回国内,在庞大的军队中推广。

这让首尔和东京感到不安。面对平壤不断增长的核威胁,朝鲜的这些敌手本已处于高度警戒。韩国和日本军队——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已经几十年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实战。而特朗普政府已表示,将更聚焦于对中国的威慑。

近几个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视察军事院校时,呼吁军队积累实战经验。

尽管金正恩未承认派遣朝鲜部队赴俄作战,他仍表示,军队要掌握适应现代战争的能力,因为战争正在全球变得愈发常态化。

韩国官员表示,已经发现朝鲜军人正从莫斯科学习无人机操作和战术的迹象。

“他们付出血的代价,”乌克兰指挥官希里亚耶夫说。“但这种经验不会白费。”

“二战场景”

早在乌克兰和韩国情报机构去年10月报告称,数千名朝鲜士兵正在俄罗斯各地基地接受训练时,平壤就已经在向俄罗斯盟友提供火箭弹、弹道导弹和大量炮弹。

这些士兵来自朝鲜120万军队中的精锐部队。经《华尔街日报》验证的卫星照片和视频显示,士兵整齐排列在训练场上,还有新挖的战壕,这种布防方式让人回想起二战时期的战争画面。

“这里有几百万人,”一名男子在其中一段视频中用俄语说,他拍摄的是朝鲜士兵走过俄罗斯远东小村谢尔盖耶夫卡的一个训练营,这个村庄距朝鲜边境约225公里。

这名俄罗斯士兵语气中带着惊讶但也带着轻蔑,称这些新兵是“一大群人”。

视频中,朝鲜士兵在训练营中慢跑、领取装备和文件,全部身穿崭新的俄军制服。

去年12月,大约12,000名朝鲜士兵被派往库尔斯克州。当时俄军正艰难地试图将乌军从8月越境后占领的地区驱逐出去。

乌军的突袭使克里姆林宫陷入尴尬,数十个城镇和村庄落入乌克兰之手。

首尔军方表示,今年朝鲜又额外派出3,000名士兵。

起初,这些士兵没有被派往前线,而是负责挖战壕和提供后勤支持。但由于大量俄罗斯士兵——其中包括精锐部队成员,在一次次进攻中迅速被消耗,朝鲜士兵随后被投入战场。

这些士兵迅速表现出远远超出他们战术素养的意识形态狂热和身体耐力。

乌克兰无人机拍摄的视频显示,他们在冬季严寒中成群结队穿越荒凉的田野,没有炮火或装甲车辆支援,成为乌克兰爆炸无人机和火炮的目标。

即使身边战友被击倒,他们仍继续向前推进。

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第8团的士兵回忆说,去年12月中旬他们与朝鲜部队交战。在一场夜间激烈战斗中,一个由9人组成的乌军小组奉命协助防守阵地,并搜集朝鲜士兵出现在前线的证据。

一名代号“布拉特”的士兵说,这场战斗激烈到将夜空照亮,“像激光秀一样”。

朝鲜士兵距乌军阵地约275米,中间隔着一道山谷。天亮后,他们开始进攻。

“人太多,根本数不过来,”参与战斗的沃洛迪米尔说。

即使身边战友被打伤或阵亡,朝鲜士兵仍会继续向前冲。被攻击时,他们会略微后撤、重新集结,然后再次推进。他们试图包围乌军,枪声从未间断,有时听起来就像有15人同时在开火。

“就像二战画面,他们就是不停奔跑,”布拉特说,“他们冲锋时用朝鲜语大声喊叫,到处都是喊声。”

乌军后来意识到,朝鲜人没有使用无线电,所有命令都是靠喊叫发出,这也让乌军得以辨别他们的位置。

经过四小时激战,一名朝鲜士兵接近到约18米处,被乌军击中并俘虏。又过了四个小时,在面对朝鲜方面发起的猛烈反击时,这支乌军小组因弹药耗尽被迫撤离。

这名朝鲜俘虏后来在转移过程中因伤势过重死亡,当时俄方对乌军特种部队撤退行动发动了“火海式”打击。

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统计,这场战斗中有21名朝鲜士兵死亡,40人受伤,而乌军特种小组9人全部生还。

乌军士兵表示,这名俘虏身穿崭新制服和未被泥水沾染的军靴,说明他可能刚到前线便被直接投入战斗。

尽管朝鲜战术不够复杂,但士兵数量庞大,对乌军形成压倒性冲击。据乌克兰和美国官员当时估计,在库尔斯克战斗约三周后,朝鲜已有大约3,000人伤亡。根据一名西方官员的说法,目前朝鲜军队的伤亡人数已达约5,000人,其中三分之一为阵亡。

坏血病与种族侮辱

面对这个新敌人,乌克兰军队采取措施深入了解他们。当特种部队在战场上发现朝鲜士兵的尸体时,会剪下头发、采集面颊拭子样本,以进行检测,部分目的是为了证明这些士兵确实来自朝鲜。他们还会收集文件,交由韩国方面翻译。

检测结果显示,许多朝鲜士兵患有坏血病,这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C引发的疾病。

一名特种部队士兵说,有些人甚至把廉价香肠塞进了手雷口袋里。

尽管朝鲜士兵在战场上的动作暴露出缺乏经验,但乌克兰人依然很难活捉他们,因为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被俘。

几十年前,朝鲜特种部队训练中曾要求士兵在副武器中留下一发子弹,如果被俘,就高呼“金日成将军万岁!”后自尽。

如今,这一做法变成引爆手榴弹。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智库斯廷森中心研究员迈克尔·马登说这种方式用得很多。

去年12月,一名在库尔斯克被乌克兰特种部队包围的朝鲜士兵高喊“金正恩将军”后引爆了手榴弹。乌军成功俘虏的两名朝鲜士兵也差点自杀,需费力劝阻才得以幸存。

这两人称,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参战。其中一人,26岁的朝鲜战俘李某在乌克兰接受采访时说:“我以为韩国人也在乌克兰人中间。”

乌克兰方面表示,朝鲜士兵在战场上受到俄军的鄙视。乌军截获的俄军通讯中显示,俄军不仅贬低朝鲜士兵,还使用种族侮辱性言语。

在一段被乌克兰军情官员提供给《华尔街日报》的截获音频中,一名俄军士兵提醒同伴,在一个村子里要小心,因为他们的“盟友”在附近乱走,不知道谁是敌谁是友。

他在录音中说:“我想跟他们说句话,但他们全跑没影了。”

当被问到“哪些盟友”时,这名士兵回答:“那些早餐爱吃狗肉的。”

对抗无人机

不过,军事分析人士、与其交战过的士兵,以及乌克兰从朝鲜士兵身上缴获的文件都显示,朝鲜人正在迅速适应。

其中一个最迅速的适应,是应对遍布前线空中的无人机。刚部署时,朝鲜士兵面对无人机只是盯着看,根本意识不到这是威胁。但很快,他们就学会了如何躲避或摧毁无人机。

乌克兰官员发布的视频和人权基金会朝鲜事务部分析的文件显示,朝鲜士兵发展出一种战术:由一人做诱饵,其他人伺机开火击落无人机。

乌军发现至少一名朝鲜士兵(可能是军官)死时随身携带着无人机探测器,这种设备原本是俄军用来发现无人机并采取规避行动的。

乌军分析认为,朝鲜士兵在去年12月中旬刚被派往战场时,很可能还不会使用这种技术。

为避免在乌克兰无人机攻击中造成损失,朝鲜士兵学会了一队吸引火力、另一组从后方包抄敌人的战术,并分散成更小的作战单位,以避免被乌军成片歼灭。

这些做法都记录在乌军截获的文件中。

文件还显示,朝鲜人难以与俄军顺利配合,他们需要俄军提供乌克兰无人机发射地或火炮阵地的情报,以便进行预先打击,从而减少伤亡。

最终,为了支援朝鲜步兵,俄军开始使用自家高端无人机,并对乌克兰士兵、基础设施和补给车辆投放大号炸弹,以切断乌军后勤。

3月底,金正恩在朝鲜视察了一种新型预警机和小型自杀式无人机,朝鲜官方媒体称这些无人机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人士认为,朝鲜很可能将一架俄罗斯制造的货机改装成预警机,而首尔军方表示,莫斯科可能提供了内部系统和部件支持。

官方媒体称,金正恩要求将无人装备和人工智能作为军队现代化的优先发展目标。

重返战场

在遭受初期大量伤亡后,朝鲜部队于今年1月初撤出库尔斯克战场。大约一个月后,他们重新返回。彼时俄罗斯正加速推进将乌军赶出俄境的作战计划。

克里姆林宫将赢得库尔斯克地区视为优先目标,以剥夺乌克兰在和平谈判中的筹码,并部署了一些最优秀的无人机操作员。

乌克兰士兵和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朝鲜部队与俄军配合更加顺畅、战术素养提升,再加上其顽强的耐力,如今朝鲜士兵已成为战场上最具价值的武装。

乌军情报机构一名官员表示,朝鲜指挥官会与俄军一同坐在指挥席上,然后用朝鲜语将命令传达下去。

在战斗前线,朝鲜士兵能够听懂一些基本的俄语词汇,这是他们在训练中学到的。

在这场因无人机而让步兵生存环境更为严峻的战争中,朝鲜人不顾生死继续冲锋的意愿成为重要优势。

“正是因为大量士兵强行推进,他们开始占据一些阵地,”乌军指挥官希里亚耶夫说。

他的部队当时正在防守乌克兰在俄境内补给线路的关键节点。俄军向防守村子的乌军全力进攻,使用了光纤控制无人机,这类无人机不会被电子干扰破坏信号。

俄军还出动航空兵对仅有两三人防守的乌军阵地投放滑翔炸弹,这种造价低廉且难以防御的大型炸弹通常用于攻击装备。

“我们连靠近他们的阵地去寻找遗体、确认身份、给予体面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希里亚耶夫说。

随着桥梁被炸断、切断补给,朝鲜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对乌军发起进攻。

他们穿越田野和小片林地,采用俄军步兵战术,以三到五人小组形式推进,希里亚耶夫说。

士兵和分析人士表示,在库尔斯克其他地区,类似的战况也在几周内相继上演。导致希里亚耶夫部队在乌方控制的北部阵地被迫后撤的攻势,在南线也有对应的推进,形成钳形夹击,使俄军无人机操作员可以精准打击乌军补给车辆。

到3月中旬,被严重切断补给线的乌军,基本已从库尔斯克地区撤退,现在防守着俄境内边界一小片丘陵。

看着朝鲜士兵在致命火力下仍毫不退缩地推进,让希里亚耶夫意识到他们相较于乌军所拥有的一个关键优势:对人命价值几乎完全漠视,甚至超越了俄军。

“为什么是朝鲜人在冲锋?他们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准备得更好,”他说,“在库尔斯克,他们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