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的分析指出,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税不会在美国国内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机会。
特朗普宣布将在4月2日对进口商品实施大范围关税,并将这一天称为“解放日”。汽车行业已提前一周感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
3月26日,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说是要将汽车制造业带回美国,但代价高昂。价格上涨将打击销量,并减少美国消费者的选择。而汽车制造商会被“解放”的方式,大概是是他们的利润消失了很大一部分。
此前,美国已在2月威胁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征税,并于3月再次推迟,因此这一消息并不令人意外。但关税的实施速度和幅度,正如杰富瑞银行所说,是“最糟糕的情形”,特朗普拖来拖去,增加了企业的不确定性,另外显然是为了让政府有更多时间制定对全球其他地区进口商品征税的计划。
他还表示,在其任期内这些关税将持续存在。
这项25%的关税,并不会对每年进口到美国的760万辆汽车一视同仁,设计是为了让在美国市场份额较小的汽车制造商承担更大负担。每年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约为360万辆,这些汽车属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框架下的自由贸易范畴。只要符合USMCA规定,即75%的制造环节在这一地区完成,那么关税仅针对非美国产部分征收。
从5月3日起,汽车零部件也将被征收25%的关税。不过,符合USMCA标准的零部件,在建立非美国产成分计税机制前将暂时豁免。由于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有一半零部件来自国外,因此没有任何汽车制造商能够完全幸免。
即使是特斯拉,虽然所有面向美国市场的汽车都在本土生产,也依赖部分进口零部件。
特朗普还准备让底特律的“三大车企”承受更大痛苦。福特、通用和斯特兰蒂斯将面临更大挑战。三家公司都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汽车和零部件。通用去年还从其韩国工厂进口了46万辆汽车。
即便福特和通用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券商伯恩斯坦预计,二者2025年的营业利润可能比去年低30%。
斯特兰蒂斯则受影响较小,因为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包含大量美国产零部件。
其他公司的情况则更加复杂。一些公司如丰田、大众,既在美国生产,也从墨西哥等国进口。例如,尽管特朗普的关税不适用于许多车型,但每年丰田从日本运往美国的53万辆汽车将无法豁免。
大众在美国销售的大部分奥迪品牌汽车产自欧洲。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虽然在美国和墨西哥都有工厂,但使用来自欧洲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因此也将受到冲击。
而像保时捷、捷豹路虎这类完全在欧洲制造汽车的企业,将受到关税的全面影响。
汽车制造商面临艰难抉择。大多数车企已提前进口了一批汽车和零部件库存,但随着这些库存逐渐消耗,关税的影响将在几周内开始显现。随着关税生效,车企将承担部分增加的成本,但很可能也会提高售价。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使高端车型涨价超过1万美元,中等价位车型涨价约3000至4000美元。
更大的难题在于未来怎么办。车企是否要拆除三十年来建立起来的跨境供应链?即使特朗普兑现承诺,在整个任期内维持关税,下一届政府也可能像这些关税出台一样迅速地取消它们。
而且,特朗普仍可能接受某些交易,比如换取部分产能回流美国,以换取较低的关税。
一些产能可以从墨西哥或加拿大迁回美国,使用企业在美国为数不多的闲置产能。但汽车服务公司Cox Automotive的埃琳·基廷指出,为不同车型重新配置工厂设备,以及雇用昂贵的工会工人,会推高成本。
重启闲置工厂或新建工厂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数据公司S&P Global Mobility的斯蒂芬妮·布林利指出,车企必须做出将影响未来20年——即一个新工厂寿命周期的决策。
在美国建立供应链同样困难。像电线束这样的劳动密集型零部件,即使加了关税,在墨西哥制造仍可能更便宜。而即使把生产迁回美国,也未必带来大量就业。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马克·韦克菲尔德表示,在新工厂中,为了控制成本,凡是可能的环节都会用自动化系统取代工人。
特朗普表示,他“丝毫不在意”关税是否会导致车价上涨。但更贵的进口车和更高的本土制造成本,无疑会打击销量。美国去年汽车销量为1600万辆。
分析人士预测,今年销量可能骤降100万到250万辆,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将是那些进口或本土制造都不具利润空间的低价车型。
制造更少、价格更高的汽车,把低收入消费者排除在市场之外,特朗普这种“解放”方式真的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