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的武器进口量正在下降,但出口量也在下降,这说明了什么?

外交家杂志报道,3月10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题为《2024年国际武器转让趋势》的报告,分析了过去五年(2020年至2024年)主要武器的转让情况,包括作战飞机、作战直升机、大型军舰、防空导弹系统、坦克及火力支援车辆、其他装甲车辆和火炮等。

中国军队

报告显示,与2015-2019年相比,2020-2024年全球武器转让总量略微下降了0.6%。尽管欧洲国家的武器进口在此期间大幅增长了155%,但这一增长被其他地区武器转让的总体下降所抵消。

乌克兰的武器进口在2020年至2024年间激增近100倍,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同一时期,美国占全球武器出口的43%,成为最大武器出口国,其次是法国和俄罗斯。

过去五年间,中国占全球武器出口的5.9%,成为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国。然而,这一份额相比2015-2019年略有下降。

尽管中国试图扩大其在国际武器市场的份额,但由于政治因素,许多主要武器进口国仍不愿大量采购中国武器。

在中国的武器出口中,亚洲和大洋洲国家是主要买家,占比77%,非洲国家占比14%。过去五年,中国向44个国家交付了主要武器,其中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主要地区盟友,获得了约三分之二(63%)的中国武器出口。

这一数据尤为重要,因为尽管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挑战,巴基斯坦仍是全球第五大武器进口国。

此外,SIPRI报告还指出,中国首次自1990-1994年以来跌出全球前十大武器进口国。2020-2024年,中国的武器进口量较2015-2019年下降了64%。

在过去五年,中国逐步用国产武器系统取代了进口武器,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武器,这表明中国在主要军事装备方面正变得更加自给自足。

随着本土武器生产能力的提升,北京的武器进口可能会在未来继续下降。

然而,这一趋势仍取决于北京未来的安全形势,特别是涉及中华民国实际控制下的台湾及其他存在领土争端的周边国家。习近平曾表示,北京正被挑衅走向与台湾的战争。

2021年,美国印太地区一名高级军事指挥官曾警告称,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大陆可能试图入侵台湾。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北京可能会减少武器出口,并增加武器进口。

SIPRI的这份报告发布之际,正值中国“两会”召开。在会议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呼吁北京投入更多民用资源支持军事发展和战争准备。这一模式与中国实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机制相一致。

相关提案包括建立军地联合实验室以及规划军用设施建设用地,显示出中国在全方位推进军队现代化的努力。在军地联合实验室方面,地方政府将被要求提供土地、技术、工业和基础设施等资源,以支持军事发展,并将军事技术的进步纳入区域发展规划。

习近平也强调地方政府与军队的协作。他表示:“要加强军地协同,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力量和资源,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在2021-2025年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的国防预算每年都在增长,增幅从2021年的6.8%提高至2025年的7.2%。预计中国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尽管如此,中国的官方国防预算多年来一直低于GDP的1.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然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实际国防支出远高于官方预算。

过去五年,中国主要武器进口的下降反映了日益增强的自给自足能力。从“两会”的讨论来看,中国正在进一步推进本土军事技术的发展。

然而,武器出口的下降也表明,中国并非许多国家购买主要武器的首选来源。这一趋势部分受政治因素影响,部分受美国在全球武器市场的强大影响力所制约。

此外,也可以认为,由于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以及美国可能在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中国可能正加强自身武器储备。长期以来,美国在中国周边建立了军事港口和空军基地网络,对中国构成了战略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