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森·施拉格是《彭博观点》专栏作家,负责经济学相关报道,同时也是曼哈顿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她在彭博的专栏中指出,与拜登一样,正在大力推进关税和减税的特朗普也热衷于谈论自己政策的好处,却不愿承认代价。
只要有人承诺“免费的午餐”——无论是声称减税能自我补偿,还是提供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策略,你就应该提高警惕。
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的杰森·弗尔曼,最近发表了一篇对拜登经济学的深入批评。他指出了许多政策失误,也提到了少数成功之处。但他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所有选择都伴随着权衡。
拜登政府认为可以投入数万亿美元而不会导致经济过热,结果却带来了通货膨胀。他们试图通过巨额补贴振兴半导体产业,但同时要求补贴接受者提供托儿服务、遵守严格的监管规定,并仅雇佣工会劳工。他们相信美国能够建立一个绿色经济来拯救地球,而不会让任何人付出更多或减少消费。
最终,经济在疫情后复苏了,但实际工资几乎没有提高,通胀风险回归,美国的债务更加沉重。
特朗普政府正在重蹈一些相同的错误。他们声称关税不会增加消费者或国内生产者的成本,至少从长期来看不会。他们还认为,只要减少监管并提高政府效率,就能带来足够的经济增长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并缓解债务问题。
这些说法几乎不可能成立。
确实,政府应该削减浪费和过度监管,某些减税政策确实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增加也不足以弥补税收损失,更不用说填补未来十年即将到期的庞大未偿债务。
当然,政治人物承诺“免费的午餐”并不是新鲜事。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几乎所有的金融骗局或经济泡沫都源于一种神话:更高的回报可以伴随更低的风险。
然而,最近这种“免费午餐”的信念变得越来越普遍。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两种流行的观念助长了这一幻想,而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第一种是,相比于刺激不足,提供过度经济刺激更好。第二种是,对通胀和高利率的担忧已经成为过去。
2009年签署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耗资超过8000亿美元,但一些经济学家当时(甚至现在仍然)认为规模应该更大,认为经济复苏因刺激不足而变得不必要地缓慢。
同时,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多年保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按照传统经济理论,这种额外债务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本应导致更高的通胀和利率,但这些情况当时并没有发生。
政策制定者从这一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无论花费多少、无论采取多么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不会导致利率上升或通货膨胀。因此,他们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经济刺激,采取任何方式都没有成本。
只要利率接近零,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毕竟,在近乎零利率的环境下,债务几乎没有成本,而且只要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似乎是值得的。
然而,没有哪种金融环境会永远持续,包括近零利率。而债务,往往是长期存在的。
低利率助长了这种幻想,但问题远不止于此。
过去十年,来自左右两派的声音都在反对“新自由主义”,这一经济理念认为,更多的市场化政策和更自由的贸易能带来更好的经济增长。反对新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拒绝接受政策存在权衡的现实。新自由主义从不承诺经济会持续增长或完全避免失业,但总体而言,比其他选择能带来更多的赢家和更高的经济增长。
而另一种观点——即减少国际贸易、尽可能刺激需求,并由政府主导经济活动,则变得更具吸引力。人们被告知,这种方式会带来更多确定性、更高增长、更大财富,甚至更公平的财富分配。
拜登经济政策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是经济还是金融市场,增长从来都伴随着风险,而最终都需要付出代价。每一种政策选择都会带来赢家和输家、成本和收益。
换句话说,所有政策都涉及权衡。如果有人告诉你不是这样,他们就是在试图向你兜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