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私募股权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陷入困境,迟迟难以退出

据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今年未能出售或上市中国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北京对IPO的打击以及经济放缓,导致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被困在中国。

根据Dealogic的数据,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全球十大私募股权公司中,今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投资的中国公司上市,也没有通过并购交易完全出售持股。

至少十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自2021年北京对中国公司上市施加限制以来,基金退出的步伐一直很慢,但今年的情况尤为显著。

私募股权公司通常依赖在投资后3到5年内,通过出售或上市来为管理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投资者创造回报。

然而,目前的困难使这些投资者的资金实际上被锁在了中国,未来的回报充满不确定性。

香港私募股权公司凯原资本首席执行官布罗克·西尔弗斯表示,“私募股权投资者越来越觉得,中国可能不像过去那样具有系统性投资价值。”

他还提到,公司在中国面临“多方面的退出策略受阻”,包括经济放缓和国内监管压力的影响。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私募股权公司扩大了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业务。当时,全球养老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大量将资金投入中国,希望借助中国的经济繁荣获利。

根据Dealogic的数据,这10家公司在过去十年投资了1370亿美元,但总退出金额仅为380亿美元。

而自2022年初以来,这些公司的新投资总额已降至仅50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私募股权公司的退出交易速度也在放缓。根据S&P Global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全球退出交易量下降了26%。

但中国的退出停滞尤为显著。这使得一些将资金分配给私募股权公司的养老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

目前并未在中国投资的一家大型养老基金的私人市场专家表示,“理论上你现在可以在中国低价买入,但你需要问自己,如果无法退出或需要更长时间持有会发生什么。”

一家主要投资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则表示,“预计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退出不会太多。”

数据涵盖了过去十年中按私募股权筹资金额排名的十大私募股权公司,包括黑石、KKR、CVC、TPG、华平投资、凯雷集团、贝恩资本、EQT、Advent International和阿波罗,但不包括黑石的房地产交易。

数据还未包括可能未披露的买卖交易。

除了中美紧张关系和经济放缓之外,退出困难成为阻碍国际私募股权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巴瑞克亚洲私募股权公司的创始人让·萨拉塔曾在6月表示,投资者正在问的问题之一是:“五年后,这些投资有多容易变现?”

这也是为何中国交易的“门槛很高”的原因之一。这家公司已于2022年被瑞典的EQT收购。

外国私募股权公司过去常通过让中国公司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上市来实现退出。然而,自2021年滴滴在纽约IPO后,北京对离岸上市出台了新限制,此后上市步伐显著放缓。

截至11月下旬,今年中国国内IPO总额仅为70亿美元,而去年为460亿美元,已经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监管措施迫使私募股权公司寻找其他退出方式,例如将股份出售给国内和跨国公司,或者转让给其他私募股权公司。但海外买家有时会犹豫不决,部分原因是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审查更加严格。

在这10家公司中,少数近期退出案例之一,是去年凯雷集团将在麦当劳中国业务中的少数股权卖回给了这家美国快餐连锁公司。

在新冠疫情前的中国经济繁荣时期,通过上市和并购退出的案例多达数十起,外国私募股权在推动中国市场活动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高盛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11月在香港的一场会议上表示,投资者“主要处于观望状态”而不在中国部署资金的原因之一是,“要将资本撤出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