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当全球气候谈判代表齐聚巴库参加被称为COP29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时,距离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还不到一周。有一个国家尤其准备好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
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者,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想展现给世界一个全面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姿态。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其他国家的政策如何改变,都不会动摇,”中国副总理丁薛祥在会议第一周向与会代表表示。会议超过原定结束时间后在周六达成协议。
北京向巴库派出了近1000名代表,并积极展示其在全球支持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成就。
丁薛祥表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或动员了245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与英国等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也显而易见。比亚迪为此次峰会提供了一队160辆电池驱动的大巴,用于接送记者和谈判代表;而贵宾则乘坐由中国豪华电动车制造商蔚来提供的黑色SUV。
特朗普已经要让美国退出支撑国际谈判的《巴黎气候协定》,全球许多国家希望中国能在遏制全球变暖的努力中承担更多责任。
“我们需要中国继续发挥领导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COP29第一周中国馆的一个活动上说道。
他呼吁中国通过制定到2035年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强有力承诺,向其他国家发出明确信号。
中国不仅在气候领导力方面抓住特朗普再次执政可能留下的真空,还想在联合国、全球经济治理和核政策等领域,展现自己是稳定可靠的国际领导者。
“在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世界其他国家认为能够熬过这四年,认为那只是短暂的影响,”乔治城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官员梅德罗斯说,“但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让许多国家认为,美国的方向可能已经改变,而中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最近几周,中国的这一策略也更明显。
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秘鲁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加大努力活动,与即将上任的华盛顿领导人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大国领导人,我们不应让短暂的浮云遮住视野,”习近平在G20会议上表示,这是根据中国官方通报,“而是要把世界看作一个拥有共同未来的大家庭,并肩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
过去十年来,联合国一直是中国推动全球领导力的核心平台。中国试图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展现自己是美国的替代者。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逐渐退出联合国事务,例如宣布计划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而中国则慷慨承诺提供新资金。
同时,中国加大了努力,将更多中国官员推上联合国领导职位。近年来,负责粮食与农业、通讯、工业发展和民航的机构都由中国籍官员担任领导。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中国与联合国关系专家冯可乐表示,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旨在表明,“他们愿意领导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以反映他们眼中的多极化世界。”
中国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通常被称为“全球南方”,在那里,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紧密相连。
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建设道路或机场的首选伙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向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就在上周,中国在秘鲁开放了一个大型港口,凸显在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秘鲁总统博卢阿特在港口启用仪式上强调了中国在该国的重要作用,并表示这个项目将帮助秘鲁“迈向亚洲世界,将这两个巨大世界连接起来”。
此外,中国还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全球和平的倡导者,例如提出结束俄乌战争的方案,以及“核武器不首先使用”倡议等军控主张。
然而,在气候领域,中国的影响力可能是最大的。
巴库的与会代表和气候专家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制造商和安装国,有机会将自己塑造成负责任的超级大国。
“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符合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总部位于内罗毕的非政府气候组织“非洲动力转移”创始人阿多说,“这有助于保护本国人民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能为其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填补这一空缺对中国也有经济利益。在气候会谈期间,中国企业与阿塞拜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建设太阳能发电厂、储能设施,以及比亚迪每年组装200辆电动大巴的工厂。
近年来,尤其是在特朗普出现在全球舞台后,习近平将气候问题置于优先位置。2020年,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时,习近平宣布,中国计划“2030年前”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在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
然而,中国推动全球气候领导力的努力,因其自身巨大的排放量而比表面看上去的复杂的多。近二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自工业化以来,美国的总排放量更多。
中国仍高度依赖煤炭发电,而煤炭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在气候谈判的早期阶段,中国官员经常因担心更强的减排承诺会削弱中国经济增长,而被指责为谈判的“破坏者”。
在本月气候会谈前,北京也抵制了西方国家的压力,拒绝提前宣布到2035年的减排目标,并且没有加入发达国家向贫穷国家提供资金的行列。这些资金旨在帮助贫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并从化石燃料依赖中转型。
“随着美国的退步,中国掌握了实现巴黎目标的关键,”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中国政策分析师贝琳达·谢普说。
但北京目前在将声明转化为行动方面做得并不多。她说,“要扮演领导角色,仅仅声称遵守《巴黎协定》还远远不够。”
这种言辞与实际行动的矛盾并不限于气候变化领域。上周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推销中国为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呼吁各国携手合作,“拆除阻碍贸易流动的壁垒”,这与特朗普承诺对国际伙伴征收高额关税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在国内,北京仍维持高度限制性的经济体系,让外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变得困难。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莱尔·莫里斯称这种现象为“言行不一”。
“他们在国际上提出的倡议常常让他们看起来像是全球公益的积极推动者,而与此同时,国内政策却似乎在削弱他们在国际上的政策,”他说。